潘金刚在《学术界》2025年第9期撰文指出:中国式现代化在融入资本主义全球体系的历史进程中,创造性地开启了“人类文明新形态”,这种文明新形态吸收借鉴了资本全球化的发展成果,实现了对现代西方文明形态的批判性超越,主要集中体现在相互关联的三个层面:在合作共赢新范式层面,摒弃零和博弈思维,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和平发展,推动重构全球秩序,重塑全球化格局;在缩小贫富差距层面,基于生产要素分配改革与政府宏观调控的动态平衡,兼顾效率与公平,完善再分配机制,遏制资本无序扩张,以制度创新实现共同富裕;在集体主义新价值复兴层面,融合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实践,强调集体优先与个体协同,以集体精神凝聚发展动力,抵御资本逻辑对社会的侵蚀,为现代化进程注入文化韧性。现代化模式具有多样性,一个国家的现代化道路必须与其历史传承、文化基因和基本国情相适应。中国式现代化正是中华文明在现代条件下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它为人类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展现了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另一种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