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灵工:平台创意劳动者“剪刀手”群体研究
来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刘金波,丁树佳在《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9期撰文指出:伴随着媒介平台化的全面渗透,内容型互联网平台为网络用户提供娱乐与文化消费的新场景,也催生一大批数字产消者。从传播政治经济学与文化参与视角出发,运用网络民族志的研究方法深入剖析其创作动因、自我实现、文化书写及平台劳动困境,研究发现:剪刀手在平台与技术的双重赋权情势下,凭借对影视娱乐文本的二次创作,实现情感表达与文化资本积累,形成独特的数字生命写照。他们通过技术学习与经验积累,构建个体身份与群体文化,展现强大的主体能动性。在平台劳动过程中,剪刀手也面临全方位控制、全阶段剥削与全层面异化困境,其创作自主性与劳动价值被平台算法、资本逻辑所规训与剥夺。尽管如此,剪刀手通过策略性运用平台技术、构建群体协作网络,试图在数字劳动困境中寻找突围路径,实现个体与群体的共生发展。总体而言,剪刀手群体的创作实践既彰显数字时代文化参与的多元可能性,也揭示平台资本主义下劳动异化的新型表现,为理解数字劳动的复杂性提供鲜活案例。

  • 主       管: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       办: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智力支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
  • 出       版: 陕西出版传媒集团报刊有限责任公司
  • 编       辑: 《西部学刊》编辑部
  • 编辑委员会主任: 石鸣
  • 编辑委员会副主任: 叶子
  • 执行主编: 朱希良(上半月)赵良(下半月)
  • 编辑一部主任: 朱希良(兼)
  • 编辑二部主任: 赵良(兼)
  • 综合服务部: 李功(主任)付小梅(副主任)严丽洁
  • 数字出版部: 邢恬恬 袁宝燕
  • 责任编辑: 杨军 雷智勇 冯小卫 王宝林 张震 杨超
    王延河
  • 编辑部电话/传真: (029)89520620
  • 网       站: www.xbxkzz.com
  • 投稿邮箱: xbxkbj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