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书院赋能与城市发展”座谈交流会在广州举行。
座谈会由暨南大学中华民族凝聚力研究院院长、文明广州与文化强国研究基地主任程京武教授主持。中山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陈春声以“AI环境下书院文化传统的守正创新”为题,提出隔山书院建设要紧扣AI技术新变化,做好课程设计,既要融入理、工、医学等课程,又要运用现代技术赋能,满足受众的学习阅读习惯。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邓洪波从千年书院发展史出发探讨现代书院的生存之道,提出隔山书院既要立足自身特色,又要找准不同受众群体文化需求,通过中西结合、古今结合的方式设置课程体系,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新需要。
北京大学中国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孙熙国分享“以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导书院建设”,从政策与理论的角度剖析书院发展的前提、目标、宗旨、建议等方面。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蒋述卓以“现代城市中的书院:文化绿洲与精神高地”为题,提出隔山书院要办出自身特色,打造市民安顿身心的“心灵驿站”,让书院成为现代都市中既静水深流又充满思想张力的文化高地。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吴志远以嵩阳书院为案例,从古碑、金简等历史遗存,到儒释道交融的文化内核,再到校园新建的实践举措,详细介绍了嵩阳书院的发展历程与建设思路。韩山书院国学研修部主任、韩山师范学院教授殷学国以韩山书院建设历史为脉络,介绍了韩山书院以“学术研究+文化推广+城市参与”为核心路径,实现传统文化传承、学术研究与社会服务的多维融合。
与会专家表示,书院要将优秀文化和城市生活巧妙连接,探索书院与城市互融互促、协同发展的路径,着力建设为文明实践的重要阵地、文脉传承的重要高地、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新人培育的重要载体。
会上,广州岭南书院·隔山书院与暨南大学文明广州与文化强国研究基地正式签署《合作共建协议》。据悉,双方将秉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合作共赢”原则,共同助力广州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让广州文化“出圈”又出彩。协议的签署意味着双方将在学术研究、课程开发、文化活动策划等方面深度联动,把专家智库、青年学术群体和社会实践平台打通,让书院成为“知识+实践”“理论+拓展”的多维阵地。双方将搭建学术与实践结合的交流机制,助力现代书院赋能城市治理、社区服务、公共文化。
为凝聚顶尖学术力量,进一步完善书院智库体系,岭南书院·隔山书院首任山长蒋述卓分别向孙熙国、邓洪波两位专家颁发“特聘顾问”聘书,向吴志远、殷学国两位专家颁发“特聘导师”聘书,为书院发展引入高端智力支持。随后,书院向各位专家嘉宾赠送《带你读懂广州》书系之“五脉”丛书,以“书”为媒,以“脉”相承,共同守护这座城市的精神底色。
书院不仅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更像一块“实验田”,在推动城市治理创新和公共服务发展上不断探索和突破。程京武在会议小结中表示,书院要继续发挥在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社会实践中的桥梁作用,让这里的智慧更直接、更生动地服务城市发展和社会进步。据悉,未来,书院将推出更多“花样”——既传承传统文化,也回应现代生活的现实需求;既提供线下沉浸式体验,也布局线上数字化社群,让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市民都能参与其中。书院将持续创新迭代,真正实现书院与城市的“共生共荣”,让城市生活里每一丝文化温度都可感可触。
本次座谈会由广东省文明办指导,广州市文明办主办,岭南书院·隔山书院、暨南大学文明广州与文化强国研究基地联合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