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亚洲与中东”国际学术论坛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行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9月27-28日,第九届“亚洲与中东”国际学术论坛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行,中国政府中东问题特使翟隽受邀参会,本届论坛主题聚焦“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世界与中东:大变局与新发展”。

第九届“亚洲与中东”国际学术论坛现场 者 陈炼/摄

推动亚洲与中东文明互鉴与对话合作

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尹冬梅在致辞中表示,推动中外人文交流始终是上海外国语大学的历史传承与外交使命,作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的中东研究所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与国际交流等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她提出,本届论坛主题呼应了当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关切,有助于深化以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和全球治理倡议为代表的中国全球治理观在中东地区的实践研究,为推动中东地区的和平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上海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尹冬梅致辞 记者 陈炼/摄

论坛开幕式由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李岩松主持。他提出,来自全球20多个国家的学者齐聚一堂,充分体现出“亚洲与中东”国际学术论坛得到了高度关注与支持。当前,上外正推进全方位改革,致力于推动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等各方面的转型升级。本次论坛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举办,将为学校谋划“十五五”规划提供有益参考。作为“中阿高校10+10合作计划”的中方牵头高校,上外愿继续深化与参会各国机构的学术交流,积极推动文明互鉴与对话合作。

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李岩松主持论坛开幕式 记者 陈炼/摄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名誉所长朱威烈教授主持特邀报告环节。翟隽结合中国和中东国家关系演进,从五个方面总结了中国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中东外交实践。一是中国积极同中东国家凝聚战略共识,深化战略互信,推动双方关系提质升级,引领全球南方团结合作。二是积极同中东国家扩大务实合作,深化利益融合,打造发展中国家合作共赢的标杆。三是积极推动热点问题政治解决,支持中东国家自主建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地区安全架构。四是坚持相互尊重、包容互鉴,积极同中东国家开展文明对话,促进彼此民心相通。五是愿意同中东国家共同促进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建设,携手应对时代挑战。

多视域交流为中东研究注入新动能

中国中东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唐志超研究员认为,中东作为关键战略枢纽,在大国竞争背景下其地缘战略重要性不降反升;尽管地区秩序呈现长期动荡与不确定性,但中东国家在探索发展道路、调整对外关系、制定安全与投资规则等方面已取得积极进展。

国际嘉宾肯定了论坛的平台价值。科威特阿努德·萨巴赫公主表示,中东面临多重安全挑战,需加强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本届论坛为外界理解中国政策及中东关系提供了宝贵平台。伊朗德黑兰伊斯兰文化与思想研究所主任马赫迪·拉希米认为,建立平等公正的国际秩序需多方协同,主张通过双边与多边合作解决区域问题,并重视青年人才培养。

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中东大变局与新发展议题,论坛下设三场主旨论坛,邀请多位前驻中东大使及知名专家深入研讨;同时下设五个分论坛,分别为“更富活力的创新驱动格局”“更具规模的投资金融格局”“更为平衡的经贸互惠格局”“更加立体的能源合作格局”“更广维度的人文交流格局”。另外,论坛还下设了特别研讨专场——“也门与红海:动态、安全及地区影响”,聚焦也门及周边安全议题。

论坛闭幕式由上外中东研究所所长丁俊主持,Taylor&Francis出版集团期刊出版人任晴结合国际期刊的发表与传播对论坛作了高度评价。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副所长丁隆提出,本届论坛对发展议题的关注使得中东研究超越了传统安全议题,特别是青年学者带来的研究视角和方法创新,为中东研究注入了新动能。

其他发言嘉宾 记者 陈炼/摄

主办方表示,“亚洲与中东”国际学术论坛将继续做好促进中国与国际学术同行的对话交流工作,助力上海外国语大学为中国中东研究的国际交流贡献平台价值、发挥积极效用。

本届论坛由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中国中东学会承办。来自科威特、伊朗、埃及、美国、俄罗斯、英国等28个国家及国际组织的学者,以及来自外交部、新华社、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上百家机构共150余名学者及博硕士研究生参与研讨。

参加第九届“亚洲与中东”国际学术论坛嘉宾合影 记者 陈炼/摄

  • 主       管: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       办: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智力支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
  • 出       版: 陕西出版传媒集团报刊有限责任公司
  • 编       辑: 《西部学刊》编辑部
  • 编辑委员会主任: 石鸣
  • 编辑委员会副主任: 叶子
  • 执行主编: 朱希良(上半月)赵良(下半月)
  • 编辑一部主任: 朱希良(兼)
  • 编辑二部主任: 赵良(兼)
  • 综合服务部: 李功(主任)付小梅(副主任)严丽洁
  • 数字出版部: 邢恬恬 袁宝燕
  • 责任编辑: 杨军 雷智勇 冯小卫 王宝林 张震 杨超
    王延河
  • 编辑部电话/传真: (029)89520620
  • 网       站: www.xbxkzz.com
  • 投稿邮箱: xbxkbjb@126.com

西部学刊杂志社版权所有

备案号:陕ICP备17004592号

社址:西安市高新区沣惠南路34号新长安广场B座903室

邮编:71006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