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那波、许可在《学术月刊》2025年第8期撰文指出:对中国社会的研究应以何种区位为起点?从学术史的角度出发,梳理社会学研究者们对村落、市镇、社区、县等区位在认识中国社会的作用的理论思考和经验研究成果是必要的。从乡村建设运动开始,研究者开始把乡村作为中国社会研究和改良的根本,并讨论乡村的经济和生活如何在市镇或县两个层面上整合,后续的讨论更强调中国社会研究的共同体要素,讨论乡村、市场体系、集镇、行政区及不同范围的社区在中国社会研究中的区位价值。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学的重建及发展,研究者们经历了乡镇研究的热潮,并逐步由于县对中国的行政、经济和社会的统合作用的增强而重新思考县作为理解中国社会的区位价值和现实意义。由此,可进一步厘清当前中国社会研究的区位选择和转型背后的内在机理,并进一步推动对中国社会的更完备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