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形成机制与演进路径研究
来源:《学习与探索》

魏枫、完颜含玥在《学习与探索》2025年第9期撰文:研究扩展了“技术—经济”的理论范式,通过构建包括“技术变革—市场重构—要素重组—分配变迁”的新质生产力发展分析框架,以厘清“技术—经济”之间的逻辑黑箱并探寻新质生产力形成与发展的内在机理与实践路径。核心逻辑如下,首先,随着以技术进步形式转变为特征的颠覆性技术的出现,与新质生产力所匹配的市场循环格局及其内部市场结构也将随之改变。其次,技术变革和市场重构会进一步影响生产要素的需求和供给,改变劳动力、资本、土地和技术等要素在生产环节的占比结构,不同要素的收入份额也将发生变化。最后,新质生产力的技术变革、市场重构以及要素重组交织叠加在一起,将会推动收入分配结构转型,并由此渗透到收入分配阶段性变迁的动态路径之中。技术、市场、要素、分配的系统性协同发展将推动生产力水平提升与质态升级。研究有助于认识我国生产力演进过程的阶段性、内生性和动态性,并为后发国家赶超过程中的生产力形态分化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 主       管: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       办: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智力支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
  • 出       版: 陕西出版传媒集团报刊有限责任公司
  • 编       辑: 《西部学刊》编辑部
  • 编辑委员会主任: 石鸣
  • 编辑委员会副主任: 叶子
  • 执行主编: 朱希良(上半月)赵良(下半月)
  • 编辑一部主任: 朱希良(兼)
  • 编辑二部主任: 赵良(兼)
  • 综合服务部: 李功(主任)付小梅(副主任)严丽洁
  • 数字出版部: 邢恬恬 袁宝燕
  • 责任编辑: 杨军 雷智勇 冯小卫 王宝林 张震 杨超
    王延河
  • 编辑部电话/传真: (029)89520620
  • 网       站: www.xbxkzz.com
  • 投稿邮箱: xbxkbjb@126.com

西部学刊杂志社版权所有

备案号:陕ICP备17004592号

社址:西安市高新区沣惠南路34号新长安广场B座903室

邮编:71006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