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们常说,“研究要有问题意识”,“下次组会报一下选题”,“论文标题定了吗”,其中的“问题、选题、标题”分别是什么意思呢?很多小白同学表示搞不懂。一文说清这三个概念的内涵指向、特点和逻辑关系。
问题(Research Problem)
问题指一个尚未被解决、值得进行研究、具有学术或现实意义的知识盲点、理论空白或者实践难题。
问题是研究的起点,通常是一个疑问句或未解之谜,具有争议性、开放性、可研究性的特点,具有普适性,不依附于某一个学科边界,强调“为什么值得研究”。
选题(Research Topic)
选题是在所发现的问题基础上,结合研究者兴趣、能力、资源等因素,划定研究范围后确定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研究方向。
选题是问题的具体化,通常是一个短语或陈述句,强调可行性、聚焦性、创新性、学理性,受到学科、方法、数据、时间等条件的规制。
标题(Title)
标题是研究成果的高度概括后的修辞表达,用于概括研究的核心内容、对象、方法或结论。
标题是选题的语言凝练, 通常是一个名词性短语,强调准确性、简洁性、吸引力,能够鲜明的显示出研究者所关注的研究问题或选题方向。
问题:为什么中国高校青年教师普遍感到“学术倦怠”?
选题:高校青年教师学术倦怠的生成机制研究——基于“非升即走”制度的视角
标题:“非升即走”制度下的学术倦怠:高校青年教师的生存困境研究
一句话总结:问题是灵魂,选题是路径,标题是脸面。具体关系如下:
1.问题 → 选题:从“值得研究”到“可以研究”
问题是“为什么做”,选题是“做什么”。一个问题可能衍生出多个选题,取决于研究者的视角、方法、资源。
2.选题 → 标题:从“研究内容”到“研究表达”
选题是“研究什么”,标题是“怎么让人一眼看懂你发现了什么”。标题是选题的语言压缩包,不能偏离选题,但要更精准、简洁、有信息量。小结:问题是灵魂,选题是生命,标题是脸面。没有灵魂,研究是空的;没有生命,研究是死的;没有脸面,研究是无法被识别的。
研究生开展研究时应该先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找到问题,基于问题找到感兴趣的选题方向,围绕选题方向拟定要写的论文标题。这个逻辑你学会了吗?
(注:文章来源于“解味点滴”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