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同学刚开始读研时,都会为怎么写论文迷茫,即便有师兄师姐告诉你了一些写论文流程,可还是不知道如何下手。写论文毕竟不是几部分的简单堆叠,而是需要亮点和技巧的。今天,带大家一起系统地学习下如何写论文!
那些已经发表高水平论文甚至顶刊的师兄师姐,他们也是从学习写方案、做实验、处理数据过来的。所以,大家的起点都一样,只需要一步一个脚印就行了。
另外,要主动给师兄师姐们帮忙,这倒不是因为要讨好别人,主要还是为了跟着他们熟悉下整个试验流程,很多东西都是固定的。你帮助他们做完一个试验,自己再做试验的时候就会轻车熟路。
从现在开始,给自己定一个小目标:在××之前完成一篇小论文,给自己立一个flag。这样逼着自己完成一个目标,效率会高得多。
随后,就是根据课题组、导师或者自己感兴趣的一个方向下载多篇高水平论文(去想要投递的期刊中选择认可度高的期刊),先大致浏览下论文摘要、研究方法和试验方案,对感兴趣的论文进行精读,总结它的行文结构、语言表达习惯和图表绘制风格;然后尝试着提出一个新问题,思考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条件(试验条件、设备、环境);设计试验方案,用来支撑研究内容;大胆撰写,反复修改,可以让导师、师兄师姐们提些建议。
试验数据是论文的核心内容,直接关系到试验结果和论文结论。不管数据好坏,先都做好备份和标记,保存下来以供后面使用,因为一个试验很可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完成,所以数据丢失就会意味着前功尽弃,返工不仅浪费时间,还很搞心态。
还有,就是要把修改前的稿子保存好,因为一时疏忽忘了保存最新的稿子是难免的事情,起码还可以在原稿上再次修改。论文、图象可以保存多个版本,比如:中文版、英文版、简化版、详细版……之所以这么说,是为了在后面投不同期刊(注意!不是一稿多投,是当被一个期刊拒稿是可以投其他期刊)的时候,可以将内容直接换成这个期刊所要求的格式。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很多好看的图象,都依赖于得力的绘图工具和技巧,这些工具的教学在现在很多短视频平台上都可以轻易找到。当然,最直接的还是请教下师兄师姐们,你遇到的问题他们可能也遇到过,在他们看来早已经不是什么问题,这样,就不需要你再反复看视频了。
况且,短视频上的教程要么很系统,需要你花很长时间才能看懂;要么很碎片化、单一化,他们讲解的方法不一定能用在你安装的软件版本上。另外,有很多技巧是值得学习的:引用文献、交叉引用、标题级别……这些技巧帮你帮你省去繁琐的、不必要的流程。
首先,需要了解下不同期刊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学术期刊一般分为国内期刊和国外期刊。国内期刊分为普刊(包括知网、万方和维普中的部分期刊)和核心期刊(北大核心、科技核心、南大核心CSSCI和CSCD);国外期刊分为SCI(科技引文索引)、SSCI(社会科学引文索引)、EI(工程索引)和AHCI期刊(艺术人文索引)。
具体选择哪个期刊,一方面,可以看自己的参考文献里面哪个期刊最多;第一方面,可以参考之前课题组之前投过的期刊。如果被拒稿,可以换投其他期刊;如果编辑给了修改意见,只需要按照建议修改即可。
(注:文章来源于“阿柯成长笔记”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