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或方向已经选好,下一步就应该研究怎么凝炼所选题目了,这需要下很大的功夫,需要练就很强的内功,那么,欲练神功,怎么成功?——切。
切乃切也,切乃切也,就是切题。就是怎么凝练选题能更贴切、确切,更切合你研究的实际,并切合国家和时代所需。
怎么切题,做个比喻,这个题好比是你喜欢的男神、女神,而评委好比是婆婆或者老丈人。怎么选题就如同怎么以合适的话语向你的女神、男神表白。怎么表达才能使他成为你的人呢?说大了她说你太能吹,说小了她说你没诚意。女神同意了,你觉得这个选题属于你了,但老丈人不同意你也是白费。选题道理就是如此,不光是你自己喜欢,评委也得赞同的你的喜欢才行。选题要明确具体,明确表达你的爱,最好以小角度切入,但要展现出大的视野,有格局,也要有格调。选题太小,匹配不上国家课题的名号,选题太大会让人觉得你驾驭不了。选题要有问题意识,切忌大而空没有明确问题导向的题目。每年公告的“重点方向”选题众多,但大多数选题都规定的大的研究方向,如何破题,即如何选取角度非常重要。
(1)基本结构
例1:《地方党组织政治生态建设研究》
这是一个很好的题目,最大化地兼顾了角度与视野。
•核心词——政治生态(我要研究什么),如果说我就是对政治生态感兴趣,就想研究政治生态,但政治生态是个大方向,研究哪个论域,就需要拉回到你自己面前,需要一个限定词。
•限定词——地方党组织(我能研究什么),你是想研究中央的政治生态吗?我估计你不敢,你敢研究也没人敢立项。但把政治生态限定在地方党组织,这棋就下活了,地方党组织是个承上启下的存在,上在中央指导下,下又可联系基层党组织,基层的事儿可以是地方有问题,但地方出什么事,你不能说中央有问题,能上能下,能屈能伸,就是好题。
•落脚词——建设(研究归于何处),也就你把你的研究落到何处?此题落脚在建设上,还有题落在,比如“生成机理”“制度路径”“保障机制”等。
(2)结构拓展
《地方党组织政治生态建设研究》这个题目是一个四平八稳的三段论选题,乍一看,觉得题目平平,但这项目立项在政治生态刚提出的年度,这是一个抓热点成功的例子。如果觉得题目太平,就需要进行结构拓展。
例2:《权力清单推进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的机理及对策研究》
核心词——(国家)治理现代化(我要研究什么)
限定词——地方政府、权力清单(我能研究什么)
落脚词——机理、对策(研究归于何处)
要研究国家治理现代化,国家治理现代化领域宽广,这个方向太大,怎么办?缩小,转变为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但是研究地方治理现代化,也显大,并且题目平平,没有自身特色,那就再缩小,引入权力清单,变成《权力清单推进地方政府治理现代化的机理及对策研究》,此词一加,豁然开朗,高手过招,一刀毙命。
例3:《数智时代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演进研究》
核心词——意识形态(我要研究什么)
限定词——高校、数智时代(我能研究什么)
落脚词——话语演进(研究归于何处)
意识形态的题每年都有,单纯从意识形态本身来说,是一个大的概念,要研究它,必须得往自己的方向靠,把大事化小,小事化易,那么引入高校这个限定词,那选题就明确了,是高校的意识形态,而不是别的什么意识形态,但单纯从高校意识形态本身来说,方向众多,那么该从哪个方向入手,该题选了话语演进这个角度,但“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演进”也是一个老题,怎么才能让老树发新芽,需要一个创新点,该选题引入了数智时代一词,进一步限定了研究方向,数智时代是个新词,尤其是chatgpt的横空出世,使数智时代的研究大有可能、大有可为,它代表了网络社会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个词一加上,就使过去的网络意识形态的研究站在了新的起点上。
(注:文章来源于“田垄上的活页”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