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构建中国心理学自主知识体系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9月21日,中国心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研讨会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院(下称“发展院”)成立40周年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来自教育部、国内外心理学学术组织及高校的领导与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心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路径与实践,推动学科在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发展。

为心理学建设作出突出贡献

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徐青森指出,北京师范大学作为心理学研究重镇,肩负着在四十年辉煌成就的基础上再创新高的光荣使命。他强调,要坚持“两个结合”,奋力构建中国心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坚持战略需求导向,有力服务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践;坚持协同联动,着力引领全国高校心理学有组织科研。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程建平指出,构建中国心理学自主知识体系,是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服务国家战略、提高国民素质和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希望发展心理研究团队以40周年为新起点,扎实推进中国心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凝聚更广泛的学术力量,开展重大联合攻关,推动中国心理学更好走向世界、服务国家、惠及人民。

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主席Germán Gutiérrez高度赞扬林崇德先生在教育与心理科学领域的远见与奉献,以及中国心理学会自1980年加入国际心理科学联合会以来所作出的贡献。他表示,中国在人工智能、神经科学和教育等领域展现出了巨大潜力,期待未来加强与发展院合作。

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北京大学教授苏彦捷表示,在林崇德先生带领下,发展院奠定了中国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根基,以严谨学术、系统理论和现实关怀深刻影响了全国心理学的发展方向,并为构建中国特色心理学体系作出了重要贡献。

探索中国心理学发展路径

发展院原名发展心理研究所、儿童心理研究所,是我国最早的发展心理学研究机构,由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中国儿童心理学理论体系的奠基人朱智贤教授创建于1985年,并担任第一任所长。1987年,儿童心理研究所更名为发展心理研究所,2016年更名为发展心理研究院。在朱智贤、林崇德、申继亮、方晓义、罗良等一代代学术带头人的接力传承下,研究院在儿童青少年发展规律研究、学生核心素养模型构建、心理健康体系、认知学习能力提升方面不断探索,对深化我国的心理学研究和培养心理学高素质人才作出重要贡献。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林崇德表示,发展院的成立体现了教育部对心理学科的重视、学校领导的关心以及朱智贤教授的学术声望。发展院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指导思想,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秉持“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建设理念,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探索心理学中国化道路。他强调,学术梯队建设是学科发展的生命,“广交友、不树敌”是营造良好环境的关键,而“知恩图报”则是发展院始终坚守的品格。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董奇表示,中国心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主创新中国心理学理论体系,既能提升国际影响力,也有助于解决本土心理健康问题。陕西师范大学校长、教授游旭群提出,中国心理健康理论体系的核心基础在于社会关系理论与社会认同理论。未来中国心理学将积极回应社会发展需求,致力于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实际应用价值的学科体系,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北京大学副校长方方聚焦认知神经科学与人工智能领域前沿,提出神经元电活动是脑功能研究的金标准,研究涵盖知觉、注意和社会推理等方面,逐步解析人脑智能的层级化加工机理。他认为,具备终身自主学习能力的具身类脑智能将融合真实与虚拟环境决策,实现伦理共生的智能生活,引领人机融合新时代。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申继亮总结中国心理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根本在于创新,强化特色,而创新取决于人才队伍的培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吕卫锋认为,人工智能的诞生、发展、壮大离不开心理学。他介绍了新兴交叉学科AI心理学并强调需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社会挑战,构建中国心理学自主知识体系。

上海交通大学心理学院院长傅小兰介绍了AI对中国发展心理学的影响,发展心理学对人工智能的贡献,而AI对心理学的影响正在从“辅助工具”到“范式革命”。她认为,中国发展心理学研究可以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AI时代为中国发展心理学研究提供了历史性机遇,使其有望迈向预测性和干预性科学。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部教授方晓义介绍了婚姻家庭治疗学科与应用体系的探索过程,分享了建立婚姻家庭心理与咨询专业委员会的过程及课题组制定发布的多个婚姻家庭咨询领域行业标准。

与会专家结合自身研究领域,分享前沿成果、提出独到见解,为中国心理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多元思路。

  • 主       管: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       办: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智力支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
  • 出       版: 陕西出版传媒集团报刊有限责任公司
  • 编       辑: 《西部学刊》编辑部
  • 编辑委员会主任: 石鸣
  • 编辑委员会副主任: 叶子
  • 执行主编: 朱希良(上半月)赵良(下半月)
  • 编辑一部主任: 朱希良(兼)
  • 编辑二部主任: 赵良(兼)
  • 综合服务部: 李功(主任)付小梅(副主任)严丽洁
  • 数字出版部: 邢恬恬 袁宝燕
  • 责任编辑: 杨军 雷智勇 冯小卫 王宝林 张震 杨超
    王延河
  • 编辑部电话/传真: (029)89520620
  • 网       站: www.xbxkzz.com
  • 投稿邮箱: xbxkbjb@126.com

西部学刊杂志社版权所有

备案号:陕ICP备17004592号

社址:西安市高新区沣惠南路34号新长安广场B座903室

邮编:71006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