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简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
在甘肃天水举行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9月26日,“第三届简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甘肃省天水市举行,来自中国、韩国、日本的9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围绕简牍学文献资料解读、简牍学学科建设以及简牍文本的数字化保护等展开了深入探讨。

西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贾宁,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晋文,天水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刘振奎,甘肃简牍博物馆副馆长徐睿出席开幕式并致辞,开幕式由西北师范大学简牍研究院院长田澍主持。

贾宁在致辞中表示,简牍是珍贵的文化遗产。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湖北孝感市云梦县博物馆时指出:“古代简牍非常珍贵,是我们国家信史的重要实物佐证,要善加保护,做好研究。”甘肃是简牍大省,是中国简牍学的发轫之地。本次学术研讨会的举办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合力推动简牍事业发展的体现。近年来,西北师范大学持续强化简牍学科建设和简牍学术研究,该校简牍学科已被列入甘肃省省属高校国家一流学科突破工程“4+1”重点扶持学科。

晋文在致辞中认为,此次会议的举办表明简牍学研究已经超越了单纯的文献释读,成长为一个能够与文字学、文献学、专门史等领域深度对话的、充满活力的学术共同体。会议的举办必将成为推动简牍学研究向前发展的一次重要契机。

刘振奎在致辞称,第三届简牍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召开是全国简牍学研究界的一件喜事,也是甘肃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中的一件大事。近年来,西北师范大学与天水师范大学的专家学者围绕悬泉汉简及相关战国、秦汉简牍,就简牍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开展学术探讨和交流,逐步形成了一支研究团队,推动这门“冷门绝学”相关领域的研究。本次研讨会旨在为全球简牍学研究领域的学者搭建一个高水平的交流平台,希望各位学者围绕考古新发现简牍的文本释读、历史考证、制度研究、文化阐释及保护技术等方面各抒己见,交流经验,共同探讨简牍学发展的未来方向。

徐睿表示,简牍的出土为国家信史提供了更多的佐证材料,这对于简牍学而言是极大的激励和鼓舞,也对简牍的研究和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西北师范大学积极加强简牍学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向简牍学研究领域输送了大量优质人才。甘肃简牍博物馆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要重视发展具有重要文化价值和传承意义的‘绝学’、冷门学科”重要指示,响应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和“一带一路”倡议。希望各科研院所、简牍学的各位专家学者与甘肃简牍博物馆深耕合作,共同建造简牍文化传承基地。

开幕式后,举行了《悬泉汉简(伍)》和《斯德哥尔摩藏斯文·赫定档案图集》首发仪式。

在主旨发言环节,西北师范大学简牍学首席专家张德芳、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王彦辉、香港大学冯平山图书馆馆长胡美华、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教授李禹阶、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教授侯旭东、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张春龙、日本奈良文化财研究所研究员桑田训也、天水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雍际春、兰州城市学院文史学院教授韩高年,以及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教授王沛进行学术分享。在分组讨论阶段,各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简牍文字考证、先秦秦汉政治经济社会制度研究,以及简牍数字化等领域进行了深入交流研讨。

研讨会由中国秦汉史研究会、西北师范大学、天水师范大学主办,西北师范大学简牍研究院、甘肃简牍博物馆、中西书局承办。 

  • 主       管: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       办: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智力支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
  • 出       版: 陕西出版传媒集团报刊有限责任公司
  • 编       辑: 《西部学刊》编辑部
  • 编辑委员会主任: 石鸣
  • 编辑委员会副主任: 叶子
  • 执行主编: 朱希良(上半月)赵良(下半月)
  • 编辑一部主任: 朱希良(兼)
  • 编辑二部主任: 赵良(兼)
  • 综合服务部: 李功(主任)付小梅(副主任)严丽洁
  • 数字出版部: 邢恬恬 袁宝燕
  • 责任编辑: 杨军 雷智勇 冯小卫 王宝林 张震 杨超
    王延河
  • 编辑部电话/传真: (029)89520620
  • 网       站: www.xbxkzz.com
  • 投稿邮箱: xbxkbjb@126.com

西部学刊杂志社版权所有

备案号:陕ICP备17004592号

社址:西安市高新区沣惠南路34号新长安广场B座903室

邮编:71006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