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科技论文的最关键部分,不仅是一篇论文的“门面”和“预览窗口”,也是编辑和评审人,以及读者接触论文的第一入口。
一般而言,摘要具有三种重要功能:
1)信息门户:在200-300字内呈现全文核心(背景、问题、方法、结果、结论)或(What, Why, How, What found, So what);
2)决策依据:帮助编辑/审稿人快速判断论文价值;
3)检索标签:包含关键词,助力数据库精准索引。
摘要是论文的“微缩版”,虽然仅为一个段落(通常在200-500词之间),但却囊括了整个研究所有基本内容,正所谓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具体而言,要高密度、高概括、高逻辑地浓缩整个研究的精华,包括论文的研究背景,所针对的关键问题-What,采用什么方法-How,获得了哪些重要的结果-What found,以及关键结论是什么?-So what。
一、逻辑结构:摘要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推荐结构(五要素结构法)
1)背景导语:简要交代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2)问题陈述或研究目的:明确本研究试图解决什么科学问题或技术难题;
3)方法与手段:简述采用的方法、模型、实验策略;
4)主要结果:报告最核心、能支撑结论的数据发现;
5)研究结论与意义:提出主要观点,指出理论价值或应用潜力。
可选项(对于高级研究):提出研究假设或核心挑战;强调方法的独特性或结果的显著性。
二、难点与痛点:初学者常见问题
对很多初学者而言,常常不知道如何正确定位和理解“摘要”、“结论”以及“引言”,当然也不能对这三部分尤其是” 摘要”进行有效地构思和写作。为了帮助他们掌握摘要的正确写作,这里对“摘要”、“结论”以及“引言”进行对比说明。
针对摘要部分的写作,初学者常见的问题有:
1)重复抄袭引言或结论的语句。譬如摘要只摘抄开头“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和结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等套话;没有独立结构与信息压缩意识。
2)内容不完整、结构不清晰。譬如只写方法或结果,缺背景、目标、意义;缺乏逻辑过渡与信息顺序,读者难以理解全文全貌。
3)用词空泛、缺乏量化表达。譬如使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性能有所提升”等模糊表述,缺乏数据支撑;忽略关键指标(如提升百分比、绝对值、性能对比等)。
4)缺乏研究意义。譬如不说明“研究为什么重要”“结果可以应用在哪”;导致摘要缺乏吸引力与影响力。
三、实操指导:如何写出高质量摘要?
写作步骤建议:论文已接近完成,即除了摘要和题目,其他部分已完成写作。这时候,回顾整篇论文,逐项列出五要素(背景、问题、方法、结果、意义);每部分用1~2句清晰陈述,不展开、不赘述。
摘要Checklist:
-信息密度检查:是否每句话都传递新信息?(删除"众所周知""我们研究发现"等冗余表达)
-创新点:是否具体明确,方法/机理/应用维度?
-逻辑:前后语句是否有清晰的逻辑关联?
-数据完整性:关键性能指标是否均有数据,对比和验证?
-语言规范性:是否规避"首次""最先进"等绝对化表述?所有缩写是否在首次出现时定义?
-关键词:是否覆盖研究主题,创新点?
四、Editor & Reviewer视角:优质摘要标准
Editor和Reviewer所喜欢的:
- 简洁明确:一眼读懂研究内容;
- 结构完整:包含背景、问题、方法、结果、结论;
- 突出创新:能看出与已有工作的差异或突破;
- 可检索性强:关键词自然嵌入、逻辑清晰。
Editor和Reviewer所讨厌的:
-套话泛滥:如“本文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等无实质表述;
-抄袭引言:无摘要独立结构;
-无数据支撑:无法判断工作质量或可比性;
-用词模糊:如“性能显著提升”而未说明“提升了多少”。
五、典型实例分析
研究主题:微结构调控对高强铝合金塑性变形行为的影响
学生初稿摘要:
“本文研究了一种铝合金,通过调控晶粒结构,提高了其强度和塑性,采用实验和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表明该合金性能良好,对工业应用有一定价值。”
存在的主要问题:
1)语言模糊、内容空泛,“性能良好”无法说服读者;
2)缺乏背景、研究目的、量化结果;
3)没有体现研究创新性或具体应用场景。
修改后:
“Grain structure engineering has been widely employed to improve the strength–ductility balance in lightweight alloys. However, achieving simultaneous enhancement of both properties remains challenging. In this study, a hierarchical microstructure with bimodal grain distribution was introduced into Al-7075 alloy via cryo-rolling and post-annealing. Mechanical testing revealed a yield strength of 480 MPa and elongation of 15%, outperforming conventional counterparts by 25%.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s confirmed that strain delocalization contributed to enhanced uniform deformation. These findings provide a feasible pathway for designing high-performance structural alloys in aerospace applications.”
修改要点:
1)明确研究背景与挑战;
2)简要方法说明(制备手段+模拟);
3)报告核心性能(具体定量结果),并提供量化对比;
4)明确研究意义与适用领域。
结语:
摘要虽然短小,却承担着“精准传达科研价值”的大任务。写好摘要,不仅要在短时间内说服Editor和Reviewer,也说服一个陌生的专业读者:“论文有价值,值得被认真阅读”。对理工科研究生来说,关键不在于写得复杂,而在于是否能用最小的信息体积,传递最有价值的科研成果。真正的摘要,是把一篇完整的研究压缩为一个信息浓度高、逻辑完整、科学可信的“微型论文”。
(注:文章来源于“科教拾贝”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