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2025敦煌论坛:敦煌文化国际传播——敦煌文化国际传播的实践路径论坛”在敦煌举行。来自国内外高校及科研机构的4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分别围绕敦煌学与丝路文明研究、中华文化的全球性传播趋势、文化产品创新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共同探讨敦煌文化国际传播的新路径、新方法。
敦煌是古代中国通向西域的重要门户,古代中国文明同来自古印度、古希腊、古波斯等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思想、宗教、艺术、文化在这里汇聚交融,造就了博大精深、开放包容的敦煌文化。
立足新起点,如何使敦煌文化在全球化时代焕发新的生机,成为与会专家学者共同关注的课题。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执行院长向云驹表示,每一种文明都是美的结晶,都彰显着创造的智慧。以文明制度推进人类文明美美与共,是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维度。这是我们探讨中华文明国际传播有效路径的宏大背景和历史意义。
兰州大学哲学学院教授范鹏认为,“通而不统”是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行动理念。世界各国若能秉持“通而不统”的国际文化文明交流交融理念,努力打破交往壁垒,搭建沟通桥梁,实现互利交融的目标,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开放包容的世界,将在东方文化的滋养下展现出文明的曙光。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今年来,甘肃秉承“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积极推动敦煌文化的国际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