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正准备开题的你
——如何提出一个“好问题”(一)
来源:“PsyCulture&Science”公众号

亲爱的同学,

你好!

开题日期渐近,如果你还在纠结自己的选题够不够好。那么,近日Nature Human Behaviour上发表的一篇文章“How to develop good research questions”也许会给你带去一些启发(Peters, 2025)。该文不但为我们剖析了如何避免常见的选题陷阱,还系统地阐述了从初步构思到最终敲定研究问题的全过程,希望这些观点能助你开题一臂之力。

警惕并规避选题过程中的陷阱

在研究问题的孕育阶段,研究者常会不自觉地陷入一些思维定势,这些“陷阱”可能耗费你的时间,甚至偏离研究的真正价值。认识它们,是成功选题的第一步。

1. “必须有具体假设”的误区

许多人误以为,一个好的研究问题必须对应一个精确可证伪的假设,例如“干预A会导致效应B”。然而,科学探索远不止于此。描述性研究(“是什么?”)、探索性研究(“为什么会这样?”)和机制性研究(“它是如何运作的?”)同样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它们帮助我们揭示现象、构建理论,甚至为后续的假设检验奠定基础。

你无需执着于立即提出一个精确的验证性假设。你可以明确指出你的研究问题属于探索性、描述性还是机制性,并说明选择这种类型的理由。如果你的研究倾向于探索,那么详细阐述你将如何系统地收集、整理和解释数据,例如质性编码框架或探索性数据分析计划,将更能体现你的思考深度。

2. 对原始想法的过度依恋

当你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构思一个问题时,很容易对其产生“沉没成本”式的依恋,即使有证据表明这个想法可能存在缺陷或有更好的替代方案,也难以割舍。这种固执,最终可能导致研究质量下降或研究方向的偏差。

学会放手是成长的标志。尝试建立一个“元记录”,记录下你早期所有的想法、思考过程和演变轨迹。这就像一个思维日记,它能让你回顾最初的灵感,而又不会将其视为不可更改的“资产”。同时,定期进行自我审查,设定里程碑来评估问题的新鲜度与可行性。如果必要,勇敢地回到起点,重新迭代你的问题。在开题报告中,展示你问题演化的路径,反而能体现你批判性反思的能力。

3. 被“别人已经做过”吓倒

当你欣喜地发现一个“绝妙”的研究想法时,却沮丧地发现已有学者发表了类似成果,这种打击感相信很多研究生都体会过。但请记住,很少有研究是完全相同的。已有的工作,往往是你更深入探索的起点。

与其气馁,不如深入挖掘。仔细阅读那些“相似”的研究,列出它们与你的想法之间的差异,例如研究样本、任务设计、实验方法、数据分析手段,甚至是解释框架。你会发现,这些细微但关键的差异,往往能为你的研究提供新的切入点。在开题报告中,清晰阐述你的研究与现有文献的异同点,并说明为什么这些差异能够带来新的理论贡献或实践价值。

4. 偏执于自己熟悉的研究方法

很多时候,我们倾向于使用自己最熟悉的研究方法,并将之视为解决所有问题的“万能锤子”。这可能导致我们为了应用某种方法而削足适履地改造问题,从而忽视了更恰当、更有效的研究途径。

跳出舒适区,主动思考是否有其他方法能更好地回答你的问题。在设计研究时,不仅要说明你选择的方法,更要论证为什么它是最合适的,并简要提及你评估过的替代方法及其局限性。在开题报告中,专门列出你所选方法的优点、局限性,以及它们对研究结论可能产生的影响。如果可能,考虑与拥有不同方法背景的同伴合作,拓宽你的视野。

(注:文章来源于“PsyCulture&Science”公众号)

  • 主       管: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       办: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智力支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
  • 出       版: 陕西出版传媒集团报刊有限责任公司
  • 编       辑: 《西部学刊》编辑部
  • 编辑委员会主任: 石鸣
  • 编辑委员会副主任: 叶子
  • 执行主编: 朱希良(上半月)赵良(下半月)
  • 编辑一部主任: 朱希良(兼)
  • 编辑二部主任: 赵良(兼)
  • 综合服务部: 李功(主任)付小梅(副主任)严丽洁
  • 数字出版部: 邢恬恬 袁宝燕
  • 责任编辑: 杨军 雷智勇 冯小卫 王宝林 张震 杨超
    王延河
  • 编辑部电话/传真: (029)89520620
  • 网       站: www.xbxkzz.com
  • 投稿邮箱: xbxkbjb@126.com

西部学刊杂志社版权所有

备案号:陕ICP备17004592号

社址:西安市高新区沣惠南路34号新长安广场B座903室

邮编:71006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