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保护传承的数字化转型:技术逻辑、
文化适应与制度创新
来源:《学术探索》

周裕兰在《学术探索》2025年第8期撰文指出:数字技术深度融入非遗保护传承全链条,推动存续形态数字化重构、传播生态跨时空延展、产业模式创新性转型。然而,这一转型进程亦催生出三重张力关系:文化基因本体性与数字技术工具性之间的价值冲突,生产性保护实践中传统工艺数字化改造与市场适应性间的结构性矛盾,传承主体数字权益保障与产业开发利益分配间的制度性失衡。为此,需构建包含数字档案学、文化计算科学、数字产权伦理的交叉学科知识体系;开发基于区块链确权与智能合约的非遗共创平台,形成传承人、开发者、用户协同参与的“数字共治”模式;建立涵盖数字资源分级授权、衍生品收益反馈、文化认证溯源的全周期权益平衡机制;通过搭建数字非遗云社区,整合政府、企业、传承群体多方资源,构建具有文化校准功能的数字共同体,最终实现技术赋能与文化本真性的动态平衡。

  • 主       管: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       办: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智力支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
  • 出       版: 陕西出版传媒集团报刊有限责任公司
  • 编       辑: 《西部学刊》编辑部
  • 编辑委员会主任: 石鸣
  • 编辑委员会副主任: 叶子
  • 执行主编: 朱希良(上半月)赵良(下半月)
  • 编辑一部主任: 朱希良(兼)
  • 编辑二部主任: 赵良(兼)
  • 综合服务部: 李功(主任)付小梅(副主任)严丽洁
  • 数字出版部: 邢恬恬 袁宝燕
  • 责任编辑: 杨军 雷智勇 冯小卫 王宝林 张震 杨超
    王延河
  • 编辑部电话/传真: (029)89520620
  • 网       站: www.xbxkzz.com
  • 投稿邮箱: xbxkbjb@126.com

西部学刊杂志社版权所有

备案号:陕ICP备17004592号

社址:西安市高新区沣惠南路34号新长安广场B座903室

邮编:71006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