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传承·奋进——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学术研讨会举行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9月20日-21日,“铭记·传承·奋进——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学术研讨会在牡丹江师范学院举行。牡丹江师范学院党委书记、中国抗联研究中心主任王志浩,黑龙江省社科联一级巡视员计世伟,吉林省东北抗联研究会会长程舒伟,辽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所长王惠宇,黑龙江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副主任、《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杂志主编李庆华,黑龙江省高校思政课教指委副主任王越芬出席开幕式。牡丹江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陈海萍主持开幕式。

王志浩致辞表示,牡丹江师范学院六十七载扎根北疆,厚植红色育人基因,始终以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东北抗联精神为己任,探索出了“立根·赋能·铸魂”的三维育人体系,收获了丰硕的红色实践育人成果,实现了从“史实传递”到“精神共鸣”、从“单向灌输”到“双向互动”、从“知识习得”到“价值塑造”的三重跨越。牡丹江师范学院将继续做红色基因的坚定传承者、边疆教育的忠诚守护者、振兴发展的有力推动者,持续打造“东北抗联历史研究高地”,建设“红色育人示范高校”,培育新时代“北疆红烛”先锋队。程舒伟认为,东北抗联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具有恒久的价值和旺盛的生命力。王惠宇表示,东北抗联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续奋斗、永不枯竭的精神动力。计世伟表示,牡丹江师范学院以红色精神为引领,扎根边疆、服务龙江,将传承东北抗联精神与办学实践紧密融合,协同创新多维平台,构建红色文化育人机制,为龙江红色文化研究积累了丰硕成果。

在主旨发言阶段,有8位专家分别围绕东北抗联精神的核心要义及时代价值、东北抗联精神融入思政课、东北抗日联军奋斗史、东北抗联精神育人实践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

在分组研讨阶段,与会专家学者及博硕研究生分成四组,围绕东北抗联历史、东北抗联精神的内涵与时代价值、红色资源保护利用、数字赋能红色传承以及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等议题,展开了深入且富有成效的交流与探讨。

研讨会结束后,全体与会专家学者观看了牡丹江师范学院原创音乐剧《永不磨灭的信念》,参观了校内展馆,并赴渤海国遗址进行大思政课现场教学。

专家学者认为,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既是对光辉历史的深切缅怀,也是对伟大东北抗联精神的崇高致敬,更是我们面向未来、奋发作为的崭新起点。研讨会有效汇聚了学术界的智慧,搭建了高层次的交流平台,必将对推动东北抗联历史的深入研究、促进红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本次研讨会由牡丹江师范学院主办,共计400余人参加研讨会,其中包括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国立大学的2名专家学者、我国东北三省的抗联研究学者、黑龙江省内多所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领导与专家、牡丹江市的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线教师与研究工作者,以及相关方向的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代表。

  • 主       管: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       办: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智力支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
  • 出       版: 陕西出版传媒集团报刊有限责任公司
  • 编       辑: 《西部学刊》编辑部
  • 编辑委员会主任: 石鸣
  • 编辑委员会副主任: 叶子
  • 执行主编: 朱希良(上半月)赵良(下半月)
  • 编辑一部主任: 朱希良(兼)
  • 编辑二部主任: 赵良(兼)
  • 综合服务部: 李功(主任)付小梅(副主任)严丽洁
  • 数字出版部: 邢恬恬 袁宝燕
  • 责任编辑: 杨军 雷智勇 冯小卫 王宝林 张震 杨超
    王延河
  • 编辑部电话/传真: (029)89520620
  • 网       站: www.xbxkzz.com
  • 投稿邮箱: xbxkbjb@126.com

西部学刊杂志社版权所有

备案号:陕ICP备17004592号

社址:西安市高新区沣惠南路34号新长安广场B座903室

邮编:71006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