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东岭在《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3期撰文指出:元明易代之际,文学思想研究对同类研究的学术启示主要体现在五方面:一是仕隐选择不以眷恋故国与不仕新朝为前提,而以守道与行道为标准,但在不同文人身上又会表现出差异,并体现在其行为方式与诗文观念中。二是由元末变风变雅的感伤沉郁到明初的颂美鸣盛之间的诗学观念转变体现了易代之际文学思想演变的断裂性,与此时隐逸超然的闲适诗学观念构成了文坛的两条基本线索。三是元明之际理学观念与儒隐追求构成了一种五言诗的新型审美形态,它以理学观念为底色,以陶诗为效法对象,以文人操守品格为内在支撑,以冲澹自然的体貌为审美倾向。四是在多元纷纭的元明之际文坛提炼出台阁与山林两大主潮,并以浙东的明道致用与吴中的闲适自然作为集中的体现,同时关注其多层次的类型表现。五是通过对公文制作与私人书写的文类划分、文学观念与文章观念的关系重塑,以及总集、别集与诗卷等不同文本形态的重新探索,寻找出新的研究路径与学术范式,并为易代之际文学思想以及文学思想史的研究提供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