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第一卷中劳动正义的出场
语境、内涵布展与现实启示
来源:西部学刊

查晓典在《西部学刊》2025年第18期撰文指出: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构建了劳动正义理论框架,其核心是通过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探寻人类解放的现实路径。该思想生成于三重语境:在思想上完成向唯物史观的演进,将正义探讨转向经济生产中的现实的人;在实践上面向异化劳动与资本正义主导的社会现实;在时代上面临资本悖论与劳动解放运动的困境。其内涵体现为四重批判与主张:批判原始积累的剥夺性,主张劳动资料共有;批判劳资交换的形式性,主张劳动价值对等;批判劳动过程的异化性,主张人的本质复归;批判分配关系的剥削性,主张按劳分配原则。该思想对当代具有重要启示:在理论上,从思想、政治、文化层面构筑社会主义和谐劳动关系;在实践上,通过剖析技术与资本的关系、回归人的主体地位、重构生活世界,消解技术进步中的正义困境。


  • 主       管: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       办: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智力支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
  • 出       版: 陕西出版传媒集团报刊有限责任公司
  • 编       辑: 《西部学刊》编辑部
  • 编辑委员会主任: 石鸣
  • 编辑委员会副主任: 叶子
  • 执行主编: 朱希良(上半月)赵良(下半月)
  • 编辑一部主任: 朱希良(兼)
  • 编辑二部主任: 赵良(兼)
  • 综合服务部: 李功(主任)付小梅(副主任)严丽洁
  • 数字出版部: 邢恬恬 袁宝燕
  • 责任编辑: 杨军 雷智勇 冯小卫 王宝林 张震 杨超
    王延河
  • 编辑部电话/传真: (029)89520620
  • 网       站: www.xbxkzz.com
  • 投稿邮箱: xbxkbj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