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莹、柳海民在《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5年第4期撰文指出:循证教育改革深受实践领域证据文化驱动,适应了从重思辨研究到重实证科学的教育研究范式转型,与教育问责的“循证”转向相一致。在长期探索中,形成了以循证教育证据资源库为证据获取渠道,以循证研究证据级为改革依据,以循证干预为实施手段的改革模式。循证教育改革具有“基于证据”的科学性优势,但其“证据至上”的技术理性偏好在一定程度上疏离了教育的本质。在本体论意义上,对证据的片面追求忽视了教育实践的特殊性;在价值论意义上,对技术理性的依赖消解了教育活动中人的主体性;在方法论意义上,对实证主义的过分推崇加剧了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区隔。在借鉴这一改革范式“为我所用”的同时,应基于本体论、价值论与方法论的教育本质立场,对教育实践保持清醒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