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卫红,女,毕业于南开大学,现任高等教育出版社马工程重点教材办公室主任、编审。从事高校教材出版和研究工作20余年,重点参与组织修订的6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2018年版)荣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全国优秀教材特等奖”,担任其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的策划编辑和责任编辑,所带领的团队荣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获评由中华全国妇女联合会颁发的“全国巾帼建功先进集体”。个人获得教育部直属机关和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优秀共产党员、高等教育出版社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
在教材出版方面,多年来负责高校思政课马工程重点教材的编写和修订工作,策划教师参考书、学生辅学读本、教学案例解析、疑难问题解析、教学导引等系列辅导用书,立体化呈现教学方案,助力打造高校思政课精品品牌。协同策划的“新发展理念研究丛书”入选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的“迎接十九大重点图书”,其中《协调发展研究》《共享发展研究》两本书分别获得北京市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和二等奖。担任责任编辑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电子课件》荣获由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音像、电子与网络奖提名奖。
在学术成果方面,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承担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委托课题攻关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库集成方案研究”;承担国家教材建设教育部重大项目“教育部马工程重点教材各学科审核重点、难点研究”“中国特色原创性哲学社会科学教材建设的实践路径研究”;承担中宣部“2019年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委托项目”等重要课题。作为主要成员,参与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实施情况跟踪调查研究”教育课题项目。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思想教育研究》《中国编辑》《思想理论教育导刊》发表多篇论文。
在咨政服务方面,参与教育部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高校马工程重点教材统一使用情况报告、新时代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原创性教材建设培育工作方案等重要文件的撰写、修改及组织落实工作等。长期统筹马工程重点教材出版工作,不断优化业务链条,健全质量机制,为推进教材编写工作、提升教材质量提供重要保障,推动出版百余种质量上乘的哲学社会科学相关学科专业教材在高校广泛使用。
(本文原载于《西部学刊》2025年第17期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