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撰写研究生学术论文时,很多人认为只要结果好就行,但事实并非如此。好的结果有时也会被拒稿,主要是因为论文的逻辑结构混乱,让人难以理解论文到底在说什么。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问题:
1.研究结果简单罗列
有些论文只是简单地罗列研究结果,却没有搞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极端情况下,作者可能会把完全不相关的内容放在一起,让人不知道他到底想说哪件事。
2.写作顺序混乱
作者没有计划好写作顺序。有一次我看到一篇论文,作者先写了部分力学性能结果,然后写一部分组织观察,突然又列出力学性能,再来微观分析。这样写作就像写博文一样,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
3.实验结果缺失或不明来源
有些论文在实验部分说做了某某研究,但在结果中完全没有看到这些结果。还有一种情况是在结果部分写了某一些结果,但这些结果在研究方法中没有提及,让人不知道这些结果从哪里冒出来的。
4.图表制作粗糙
作为审稿人,我在评审一篇论文之前,通常会先看看摘要,然后大致看看论文的结构,最后花很大一部分时间在论文的图片上。如果论文图片漂亮,至少我第一印象是非常好的。相反,如果图片质量很差,心情就没有那么愉悦了。常见的问题包括:
5.图片中字特别小
有些研究生为了简单,只是把机器照的图片给出来。这些图片在一个屏幕上看时,是都能看很清楚,但是,压缩到一篇论文里面,就很难分辨了。
6.图片格式混乱
多个图片放在一起,一按回车,图片格式就全乱。经常帮助他们修改论文,他们给我的时候,还是能够看的不错的,但是,如果我修改里面的问题,图片就乱动,让人找不到北。
7.实验曲线缺乏误差棒
有些研究生在论文里面说自己对实验进行了多次重复,但在图片中只有一个数值。
8.图片比例不一致
有时候一组照片,其中一张放大倍数是100倍,而另一张又变为了200倍。放在一起,本来是方便人们观察差别的,但由于倍数不一样,让人无从比起。
9.表格格式不统一
有一些地方,表格采用三线,而另一些地方,则是全部实线。
这些问题都会影响论文的可读性和逻辑性,作者在写作时需要多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