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结论部分的撰写技巧
来源:网络

一、结论的内容构成

1.研究结果的总结

清晰阐述研究的核心发现,包括规律、原理或对问题的解答,避免重复正文细节。例如:“本研究发现,[具体现象]与[变量]存在显著关联,揭示了[理论机制]。”

2.理论与实践意义

说明研究对学术领域的贡献(如填补空白、验证/挑战现有理论),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如政策建议、技术改进)。例如:“该成果为[领域]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对[实际问题]的解决具有指导意义。”

3.与前人研究的对比

指出与已有研究的异同,强调创新点或补充内容。例如:“与以往研究不同,本研究通过[新方法],发现了[新现象],拓展了[前人成果]的适用范围。”

4.研究的局限性与展望

客观分析研究的不足(如样本限制、方法缺陷),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例如:“本研究的样本量较小,未来可扩大样本范围,进一步验证[结论]的普适性。”

二、结论的写作结构

1.简洁明了

避免冗长表述,用精炼的语言概括核心内容。若内容较多,可分条列出(如1)、2)等),每条100字以内。

2.逻辑连贯

回顾研究目的,总结发现,讨论意义,最后提出展望,形成完整逻辑链。例如:

回顾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问题]。”

总结发现:“结果显示,[关键结论]。”

讨论意义:“该发现对[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提出展望:“未来可深入研究[方向]。”

3.避免新信息

结论不应包含正文未提及的新数据、方法或观点,所有内容需基于已有研究。

三、语言表达技巧

1.严谨准确

使用肯定性语言,避免模糊词汇(如“大概”“可能”),确保结论可靠。例如:“实验表明,[结果]显著提高了[指标]。”

2.突出贡献

强调研究的独特价值,如“本研究首次发现[现象],为[领域]提供了新的视角。”

3.客观谦逊

客观评价成果,不夸大价值,同时承认局限性。例如:“尽管本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不足],需进一步完善。”

四、常见错误及避免方法

1.避免重复正文

结论是对关键内容的提炼,而非对正文的复述。例如,不要写“如前所述,[重复结果]”,而是“综上,[核心结论]。”

2.避免自我评价

不要使用“本研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等主观表述,让读者自行判断。

3.避免引入新问题

结论应聚焦已有研究,新问题可在展望部分提出。

通过以上技巧,结论部分可清晰呈现研究的核心价值,为读者提供全面、深入的总结,提升论文的学术影响力。

:文章来源于网络)

  • 主       管: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       办: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智力支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
  • 出       版: 陕西出版传媒集团报刊有限责任公司
  • 编       辑: 《西部学刊》编辑部
  • 编辑委员会主任: 石鸣
  • 编辑委员会副主任: 叶子
  • 执行主编: 朱希良(上半月)赵良(下半月)
  • 编辑一部主任: 朱希良(兼)
  • 编辑二部主任: 赵良(兼)
  • 综合服务部: 李功(主任)付小梅(副主任)严丽洁
  • 数字出版部: 邢恬恬 袁宝燕
  • 责任编辑: 杨军 雷智勇 冯小卫 王宝林 张震 王军峰 杨超 王延河
  • 编辑部电话/传真: (029)89520620
  • 网       站: www.xbxkzz.com
  • 投稿邮箱: xbxkbjb@126.com

西部学刊杂志社版权所有

备案号:陕ICP备17004592号

社址:西安市高新区沣惠南路34号新长安广场B座903室

邮编:71006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