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晓、谢阳举在《人文杂志》2025年第7期撰文指出:“无情”说是庄子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庄子从人类情感的天道根源、具体表现和内在根据等方面论述其对情感的理解。从天道根源来说,庄子主张“道与之貌,天与之形”,认为人的形貌身心均来自天道的自然赋予。人应效法天道,“安之若命”是人对自身存在状态的应有态度。从具体表现来看,“无情”关键在于“不以好恶内伤其身”和“常因自然而不益生”两大方面。庄子重视对人心灵和精神的保全,对“情”进行二重区分,反对世俗好恶之情,主张回归自然天道之情。从内在根据来讲,“无情”是心之“德”的呈现,“才全而德不形”彰显“无情”的心性意蕴。庄子的“无情”说不是对情感的绝弃,而是对情感的升华,是对情感虚静、平和状态的追求。庄子强调人心的修养工夫,以期达到情之“和”的逍遥自由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