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渡云在《西部学刊》2025年第13期撰文指出:马克思、恩格斯在自由主义与早期垄断资本主义的背景下,看到了德国落后的资本主义发展导致的无产阶级的孱弱与德国工人运动的空想化现实,以历史唯物主义的逻辑理路得出了无产阶级必须在革命中塑造自身的阶级革命理论,并深入阐发了阶级革命的重要性。阿多诺与霍克海默在思考二十世纪美国资本主义社会无产阶级的迷茫与革命热情消减的问题时,借助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基于生产力—思想—生产力的理路提出了意识形态批判理论。《启蒙辩证法》的意识形态批判理论继承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以物质实践解释观念形态的理路,阐明了资本主义启蒙精神背后是以等价交换为核心的物质利益原则,继承了分工—异化理论,批判了美国工人的现实情况,但存在生产力恐惧、偏颇的政治倾向以及不信任无产阶级自发力量等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