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
戈德弗罗伊博士(Bruno Godefroy, Dr.) 国图尔大学法学与语言系副教授
主讲人简介:
戈德弗罗伊博士(Bruno Godefroy, Dr.),现任法国图尔大学法学与语言系副教授(University of Tours)。他于里昂三大(Jean Moulin Lyon 3 University)和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FAU Erlangen-Nürnberg)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并于里昂三大获得哲学硕士、本科学位;求学期间访学于柏林自由大学、洪堡大学、斯坦福大学、慕尼黑大学等学府。在加入图尔大学之前,戈德弗罗伊博士曾先后在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都柏林三一学院、中山大学哲学系、巴黎二大等高校任教或开展研究。其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政治哲学、政治理论、宪法理论、德国思想史、历史哲学。著有专著La Fin du sens de l’histoire. Eric Voegelin, Karl Löwith et la temporalité du politique (Classiques Garnier, 2021)《历史意义的终结:埃里克·沃格林、卡尔·洛维特与政治的时间性》,其最新文章“Carl Schmitt’s Political Theology: Legitimizing Authority after Secularization”发表于Political Theory (2024),他还与Bruno Quélennec共同主编了特别专刊The Present of the Historik: Historicizing Koselleck’s Theory of Historical Times(History of European Ideas, 2023)。
主持人:
刘沐恩 清华大学哲学系水木学者博士后
与谈人:
谢心翔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博士生
内容摘要:
解释不同国家民主倒退的原因,以及由此可能出现的制度类型,是一项复杂的任务。已有诸多研究从政治、经济、人口与社会学等角度展开分析。Godefroy博士指出,虽然这些分析无疑具有价值,但它们往往倾向于对这些变化进行理性化和规范化处理,而未能承认其潜在的基本特征。埃里克·沃格林在其著作中积极应对一个以威权主义崛起与民主社会崩解为特征的政治情景,他极具原创性的思想使他对这些事件作出了不同的解读,并聚焦于政治领导人及其支持者的道德特性。本次讲座旨在梳理沃格林在这一语境下形成的概念,尤其是他在《希特勒与德国人》中展开的分析,并评估这些概念对分析当代问题的作用。此外,本讲座将展示,沃格林的概念并不仅限于他个人的著作,而是可以与更近期、同样强调伦理道德因素的研究视角相结合,从而更好地理解当今政治局势的独特性。
主办单位:
清华大学青年学衡学社
清华大学哲学系
讲座时间和地点:
2025/09/03 16:00- 清华大学蒙民伟人文楼B102会议室
信息来源:水木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