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读到什么程度才算真的读懂了?
来源:“le读博日记”公众号

大家好,文献读到什么程度才算真的懂了?很多人把懂文献好像看懂了文字,又好像没抓住核心;觉得有点启发,又说不出具体价值。

在文献阅读过程中,应该达到哪些标准才能认为自己“真的懂了”这篇文献

阅读文献是科研中最基础、最核心的能力之一,是每一个研究者的底层功夫。

先通过 5 个问题确认,你是否吃透了文献的核心骨架:研究什么、用了什么理论方法、结论是什么、对自己有何用?

你能否看透研究的质量与价值:逻辑是否通顺、理论数据是否扎实、结论有没有突破?

一、对文献的整体框架有清晰的把握

明确文献所探讨的核心问题是什么。是否是想填补某个领域的空白?或者是要对现有研究进行质疑和突破?

当前学术界对于这一问题已有的认识,以及这些认识中存在的局限。

每一篇科研文献都会介绍其所使用的研究方法,无论是理论推导、实验设计还是数据分析方法。理解它们的合理性、局限性以及应用的前提条件。

①研究到底在解决什么问题?结论是什么?

②用了什么理论?

③用什么方法做的?合适吗?

④最关键的结果是什么?

⑤对我有什么用:和我研究有何关联?

二、能够概括文献的核心内容

能准确地概括出文献中的主要假设或研究问题,并理解这些假设是如何通过实验、理论分析等方式得到验证的。

理解文献中采用了什么方法,还要理解这种方法如何能有效地验证假设,或是否有其他方法能够替代。

提炼出作者研究结果的主要结论,并能对比已有研究,判断这些结论的贡献在哪里。

阅读文献时进行批判性思维。识别出文献中的创新之处,比如作者提出了哪些新的理论、方法或实验设计,辨别文献中的不足之处,包括研究方法的局限性、样本的选择、数据分析的精度等。

阅读顺序策略,abstract → intro → discussion → result → method;discussion → figure → method;快速了解:只读abstract + figure。

三、能够批判性思维阅读

方法的合理性、创新性、可重复性等因素。

是否充分考虑控制变量,结果是否具有普遍性或可靠性?

从实验的设计、数据的处理等方面分析这些局限性。样本量是否足够?是否具有代表性?数据是否受到某些偏差的影响等?

某项技术或方法虽然在某些领域取得了进展,但在其他领域可能会面临新的挑战?

①这篇文献的学术出身靠谱吗?

②逻辑是否自洽?

③理论用的对不对?

④数据能支撑结论吗?

⑤结论价值有多大?结论有什么漏洞(空白)?

⑥对我有的论文啥用?能从这篇文献里挖出新问题吗?

四、应用文献

能够以自己的话总结出文章的核心内容。尝试把文献的研究问题、方法、结果及其讨论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学会如何将他人的研究与自己的课题相结合。理解一篇文献的真正含义后,尝试将其方法应用到自己的研究中。

要学会系统化地整理文献内容,包括记录重要的概念、研究方法、实验数据和作者的观点等。同时,定期回顾这些笔记。

定期对阅读过程进行总结与反思。每次读完一篇文献后,不仅要归纳文献的要点,还要思考自己的收获与不足。哪些部分理解得不够透彻,哪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哪些方法可以在未来的研究中借鉴?通过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文献阅读能力,才能真正做到懂文献。

注:文献来源于“le读博日记”公众号)


  • 主       管: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       办: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智力支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
  • 出       版: 陕西出版传媒集团报刊有限责任公司
  • 编       辑: 《西部学刊》编辑部
  • 编辑委员会主任: 石鸣
  • 编辑委员会副主任: 叶子
  • 执行主编: 朱希良(上半月)赵良(下半月)
  • 编辑一部主任: 朱希良(兼)
  • 编辑二部主任: 赵良(兼)
  • 综合服务部: 李功(主任)付小梅(副主任)严丽洁
  • 数字出版部: 邢恬恬 袁宝燕
  • 责任编辑: 杨军 雷智勇 冯小卫 王宝林 张震 王军峰 杨超 王延河
  • 编辑部电话/传真: (029)89520620
  • 网       站: www.xbxkzz.com
  • 投稿邮箱: xbxkbjb@126.com

西部学刊杂志社版权所有

备案号:陕ICP备17004592号

社址:西安市高新区沣惠南路34号新长安广场B座903室

邮编:71006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