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综述的四种写作模式(变焦、交集、
漏斗和拼接)
来源:“陨石MBA论文”公众号

文献综述的四种写作模式(变焦、交集、漏斗和拼接)如下:

1. 变焦模式

核心逻辑:将文献呈现的细腻程度比喻为电影镜头的“远景”“中景”“特写”。

具体到文献综述中,“远景”指的就是对已有研究文献的呈现较为宽泛,多作为背景材料,它一般不需要对每一项研究做具体描述,也不必逐一做批评性的评价。

具体应用:

远景:宽泛呈现背景材料,无需具体描述或批评。

中景:介于远景和特写之间,需稍多描述性材料,但不涉及细节。

特写:对关键文献进行批评性审查,指出已有研究的局限性。

2. 交集模式

所谓“交集模式”,需要我们将与选题相关的已有研究文献视为相互交织的“集合”,通过识别与描绘这些集合之间的交集与覆盖范围,来系统化地进行文献综述。

核心逻辑:将与选题相关的文献视为相互交织的集合,通过识别交集区域分析研究问题。

具体应用:

明确选题的核心维度(如2-3个),每个维度代表一个集合。

围绕每个集合梳理文献,聚焦交集区域分析难点、争论或空白。

3. 漏斗模式

核心思路:模仿漏斗结构,由宏观背景逐步收缩到具体研究问题。

段落结构示例:

第一层:领域重要性(如"全球医疗资源分配不均")→ 引用5篇宏观报告。

第二层:现有解决方案(如"远程医疗""AI辅助诊断")→ 综述10篇综述类论文。

第三层:聚焦关键问题(如"超声图像识别准确率")→ 深度分析15篇实验论文。

避坑指南:每层文献数量比例建议5:3:2,避免头重脚轻。

核心逻辑:从宽泛到具体,逐步聚焦研究问题。

具体应用:

先介绍研究领域的广泛背景,再逐步缩小范围,最终聚焦到具体研究问题。

通过层级递进筛选文献,引导读者理解研究问题的定位。

4. 拼接模式

核心逻辑是:以时间顺序、作者分类或子主题为结构(如“A认为……,B指出……,C强调…”),简单拼接文献片段,缺乏对观点异同的对比、对研究矛盾的批判性探讨、对理论演进的梳理,以及将文献整合为有机整体的综合论述,最终综述呈现出一种信息“拼图”的形式。

核心逻辑:以时间顺序、作者分类或子主题为结构,简单拼接文献片段。

具体应用:

缺乏对观点异同的对比和批判性分析,呈现为信息“拼图”形式。

常见于部分已刊论文,但逻辑薄弱,需谨慎使用。

注:文章来源于“陨石MBA论文”公众号)

  • 主       管: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       办: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智力支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
  • 出       版: 陕西出版传媒集团报刊有限责任公司
  • 编       辑: 《西部学刊》编辑部
  • 编辑委员会主任: 石鸣
  • 编辑委员会副主任: 叶子
  • 执行主编: 朱希良(上半月)赵良(下半月)
  • 编辑一部主任: 朱希良(兼)
  • 编辑二部主任: 赵良(兼)
  • 综合服务部: 李功(主任)付小梅(副主任)严丽洁
  • 数字出版部: 邢恬恬 袁宝燕
  • 责任编辑: 杨军 雷智勇 冯小卫 王宝林 张震 王军峰 杨超 王延河
  • 编辑部电话/传真: (029)89520620
  • 网       站: www.xbxkzz.com
  • 投稿邮箱: xbxkbjb@126.com

西部学刊杂志社版权所有

备案号:陕ICP备17004592号

社址:西安市高新区沣惠南路34号新长安广场B座903室

邮编:71006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