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2-14日,以“海洋科技与社会教育协同发展”为主题的第六届中国海洋教育论坛在哈尔滨工程大学举行。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中小幼学校及涉海社会机构的100余位专家学者、教育工作者共同聚焦海洋教育前沿议题,共探海洋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
哈尔滨工程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吕开东在致辞中表示,本届论坛主题“海洋科技与社会教育协同发展”是海洋教育发展的重要议题,也是哈尔滨工程大学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向,同时积极肯定海洋教育的发展前景。
全国海洋教育研究联盟理事长、中国海洋大学马勇认为,助力海洋强国建设迈向高质量发展,是联盟工作的核心要义,更是广大海洋教育工作者肩负的神圣使命与不可推卸的责任。他提到,本届论坛在强化海洋跨学科交流沟通上取得了积极进展,这得益于各位专家学者对海洋教育研究的热忱支持。他衷心希望海洋教育的队伍能持续发展壮大,为这一事业汇聚更多力量。
在开幕式后的主旨报告和三个分论坛,45位专家学者围绕“海洋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海洋文化传承与跨学科实践”“海洋特色教育与素养培育”等议题分别作了精彩报告并展开深入研讨。
全国海洋教育研究联盟常务副理事长、宁波大学刘训华教授在总结发言中表示,本次论坛的标志性成果是提出“中国海洋教育体系”这一核心概念,为海洋教育的系统化发展提供了理论框架。“中国海洋教育体系”的提出标志着中国海洋教育研究进入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新阶段。在“海洋教育学”交叉学科背景下,“中国海洋教育体系”以海洋科技与社会教育协同发展为核心,强调通过新质生产力与社会教育体系赋能,涵盖高等教育、基础教育、社会教育等多个层面,旨在实现海洋知识普及、海洋素养提升的系统性目标。其内涵包括跨学科融合的教育内容、家校社协同的实践机制、区域特色的发展路径,为回应教育强国、海洋强国战略提供了清晰的教育实践框架。
本次论坛由全国海洋教育研究联盟、全国海洋文化教育联盟、哈尔滨工程大学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