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导师给的选题方向,如果酝酿已久但没时间去做的,那么恭喜你,你拿到了一个至少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才形成的结果;如果选题方向只是导师偶尔想到的,并没有经过深入思考和精心提炼,那你就要审慎地、批判地对待它了。最好把导师直接给的这个选题方向当做半成品,对其予以进一步的思考、打磨。
其次,导师给的选题方向可能是导师感兴趣的、认为有研究价值的,但是导师感兴趣不代表学生感兴趣,导师认为有研究价值不代表学生也认为其有研究价值。这样一来,学生在做研究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兴趣,认同度不高,感觉味同嚼蜡甚至痛苦不堪。
最后,如果导师给选题方向的同时,还给了学生写作框架方面的建议,那么本科硕士同学按照导师的建议,按部就班做下去就可以了。但是如果导师只给了一个纯纯的选题方向,还要靠学生自己去提炼研究思路和写作框架,那么学生不仅没省力,而且还更费力。因为应届本科生研究生们来说对于选题方向的前期思考和文献阅读是不充分的,在这种情况下立马去规划怎么下笔,不吃力才怪。
鉴于以上这些原因,建议本科生研究生同学们的论文选题,无论学位论文还是申硕论文,最好自己去探索和发现,同时和导师保持积极的沟通,听取导师的意见。这里,给同学们快速选出论文选题的7种方法。
一、文献分析法
通过系统回顾和分析已有的研究文献,识别某一领域中的研究趋势、热点问题、未解决的难题和研究空白,这种方法适用于大多数学术领域,尤其是基础性研究和理论构建。例如在“物联网安全”研究领域,通过对现有文献的分析发现,很多研究集中在物联网设备的硬件安全性上,对数据传输过程中潜在的隐私风险的研究较少,于是可以提出“基于隐私保护的物联网数据传输安全研究”作为研究课题。
二、实践观察法
通过对日常生活或工作中的实际问题进行观察和记录,发现研究课题,这种方法常见于社会科学、教育学、管理学和其他与实际应用相关的学科。例如在商业管理领域,通过观察多个企业在疫情期间的应对措施,发现很多中小型企业缺乏有效的危机管理策略,由此可以提出“中小企业应对突发危机的策略研究”作为研究课题。
三、问卷调查法
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并收集相关人员的反馈来了解某一领域的现状、挑战或研究需求,这种方法尤其适合于需要了解实际需求或行业意见的研究领域。例如研究者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不同高校学生对线上线下混合教学的看法,结果发现大多数学生认为线上部分的学习资源欠缺互动性,于是可以选择“提高线上教学资源互动性的研究”作为课题。
四、实验研究法
通过设计小规模的实验或试点研究,验证某一研究课题的可行性和创新性,这种方法主要用于自然科学、医学、工程学等需要数据或实验证据来支撑的领域。例如在环境科学领域,研究者进行了一项试点研究测试一种新型水净化技术的效果,实验表明该技术在处理工业废水方面比传统技术更具优势,于是选择了“新型工业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作为研究课题。
五、比较分析法
通过对比不同地区、国家或不同研究对象之间的差异,提出新的研究课题,这种方法常用于社会科学、政治学、经济学等领域,通过对比分析揭示出研究对象背后深层次的社会、文化或政策原因。例如在国际政治领域,研究者对比了不同国家的环境政策,发现一些国家的政策实施效果显著,而另一些国家效果不佳,于是选择“环境政策实施的跨国比较研究”作为课题,分析影响政策效果的关键因素。
六、跨学科研究法
结合两个或多个学科的知识、理论或方法,提出创新性的研究课题,这种方法特别适合那些研究领域边界模糊或需要不同学科协同解决复杂问题的课题。例如结合金融学和计算机科学,研究者设计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金融交易系统安全性研究”,该课题涉及两个学科的结合,创新性强。
七、热点追踪法
通过密切关注学术领域中的前沿热点、新闻或社会问题,寻找具有影响力和前瞻性的研究课题,这种方法能够确保研究者所选课题的时效性和相关性,并能有效地回应当前的社会需求或学术趋势。例如在气候变化问题成为全球焦点的背景下,研究者提出了“气候变化对城市能源需求的影响研究”作为研究课题。
综上所述,论文选题的方法多种多样,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研究需求选择合适的方法,希望这些建议能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注:文章来源于“读研学术”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