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缨斌、郑艺妍、张星语等作者在《开放教育研究》2025年第4期撰文指出:生成式人工智能因其智能性、交互性和生成性,为课堂场景应用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当前研究多聚焦生成式人工智能对课堂教学的赋能机制,鲜有研究探讨赋能背后人机权力分配问题。研究聚焦课堂情景下的三个赋权问题:赋权与赋能的辩证关系、赋权的深层次伦理挑战、合理赋权的进路,提出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课堂教学、互动、管理、评价向智能化变革的前提是师生向生成式人工智能让渡教学控制权、互动权、管理权和评价权;赋权不足无法充分实现其潜在价值,赋权过度则会引发技术代劳教学、操控互动、监控与规训师生等伦理风险。为实现生成式人工智能潜在价值并规避风险,本次研究基于“有意义的人类控制”框架,提出追踪师生教学意图指导教师和研发人员赋权,追溯生成式人工智能教学行为约束赋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