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树荣、冷文如在《政治经济学评论》2025年第3期撰文指出:建设农业强国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与世界农业强国相比,我国在农业资源禀赋、农作物单产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等关键指标上存在突出短板。通过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原创性、颠覆性和前沿性科技创新来突破农业资源禀赋限制、提升农作物单产水平与农业劳动生产率,是补齐农业强国建设突出短板的有效路径。但是,新质生产力的形成,需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在制约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制度结构中,土地制度处于基础性地位,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作用。为此,应以适应和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为目标,有针对性地推进产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完善农地产权流转制度、建立集体建设用地盘活利用制度、发挥耕地保护制度科技创新激励功能,形成土地制度改革与科技创新的协同共演态势,助推农业强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