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论文是否缺乏“问题意识”?
来源:“质性分析”公众号


论文缺乏"问题意识"是学术写作中的常见问题,表现为研究目标模糊、论证逻辑松散、学术价值不足。以下是具体表现及解决措施:

问题意识缺失的典型表现

1. 选题层面

(1)选题过于宽泛(如"中国经济发展研究")

(2)选题重复陈旧(重复已有研究无新视角)

(3)伪问题设置(研究问题本身不成立)

(4) 问题表述模糊(使用"若干问题""相关研究"等笼统表述)

2. 文献处理

(1)文献综述堆砌而非批判性梳理

(2)未能识别研究空白

(3)文献与核心问题脱节

3. 论证结构

(1)问题-方法-结论不匹配(三角关系断裂)

(2)子问题与核心问题逻辑断裂

(3)论证过程偏离初始问题

4. 学术贡献

(1)未能明确回答"为什么值得研究"

(2)创新点表述含糊(如"多学科交叉"等空泛表述)

(3)结论未能呼应初始问题(未闭合论证循环)

问题意识的建构路径

1. 问题化技术

(1) 从现象到问题的转化:使用"虽然...但是..."句式(如"虽然已有X研究,但Y机制仍未阐明")

(2) 构建问题树:核心问题→子问题→孙问题(一般不超过三级)

2. 文献对话策略

(1) 创建"学术坐标轴":在理论-方法-对象三维度定位

(2) 矛盾识别法:寻找经典文献中的观点冲突(如"A学派主张X,而B学派坚持Y")

3. 论证结构优化

(1) 问题导向的写作框架:

 问题陈述→现有解释不足→本文解决方案→验证过程→剩余问题

(2) 使用"问题-假说-检验"三线结构

操作性解决方案

1. 问题诊断工具

(1) 5W2H提问法:对选题进行What/Why/Who/Where/When/How/How much维度检验

(2) 边界测试:明确说明"本研究不解决..."(如"本研究关注X机制,不讨论Y因素的影响")

2. 写作过程控制

(1) 建立问题日志:记录写作过程中每个论证环节与核心问题的关联

(2) 反向提纲法:每完成部分内容后,反向提取该部分回答的具体问题

3. 同行评议指标

(1)问题显著性(该问题在领域内的重要性)

(2)问题新颖性(与已有研究的区分度)

(3)问题可解性(在现有方法体系内的可行性)

最后建议作者在论文完成后进行"问题审计":

 1. 能否用一句话清晰陈述研究问题?

 2. 每个章节是否都在直接回答该问题的某一方面?

 3. 文献综述是否指向待解决问题的知识缺口?

 4. 研究方法是否针对问题特性设计?

 5. 结论是否提供了该问题的确定性答案?


注:文章来源于“质性分析”公众号)

  • 主       管: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       办: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智力支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
  • 出       版: 陕西出版传媒集团报刊有限责任公司
  • 编       辑: 《西部学刊》编辑部
  • 编辑委员会主任: 石鸣
  • 编辑委员会副主任: 叶子
  • 执行主编: 朱希良(上半月)赵良(下半月)
  • 编辑一部主任: 朱希良(兼)
  • 编辑二部主任: 赵良(兼)
  • 综合服务部: 李功(主任)付小梅(副主任)严丽洁
  • 数字出版部: 邢恬恬 袁宝燕
  • 责任编辑: 杨军 雷智勇 冯小卫 王宝林 张震 王军峰 杨超 王延河
  • 编辑部电话/传真: (029)89520620
  • 网       站: www.xbxkzz.com
  • 投稿邮箱: xbxkbjb@126.com

西部学刊杂志社版权所有

备案号:陕ICP备17004592号

社址:西安市高新区沣惠南路34号新长安广场B座903室

邮编:71006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