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在《社会科学研究》2025年第4期撰文指出:生态文化是自然劳动与人类劳动共同创造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载体,是历史文明积淀的智慧,也是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结晶,更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内生发展的不竭动力,具有意义重大的科学内涵和时代价值。根植于生态文化的无形性、主观性、地方性及公共性特质,其价值转化面临资源活化滞缓、传播链路梗阻、经济效能释放不足等现实困境。数字技术的深度介入重构了人与自然的交互关系,通过激活要素、连通生产、跨域传递、治理反哺,推动生态文化资源向产业升级、产品创新与价值涌现演进,为潜在文化价值的显化、增值及绿色经济增益开辟了转化通道。新的“数字-社会生态系统”(D‑SES)框架诠释了数字技术作用于生态文化价值发现、创造、传递和获取的内在逻辑,揭示了以数字基座建设、数字协作、数字创新、数字融合引领产业升维从而实现价值跃迁的关键进路,展示了生态文化擎领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的可期未来。需要警惕的是,生态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应建立数字技术扩张的约束机制,防范数字化盲从、技术异化陷阱与数字鸿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