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9日,第四届当代欧陆马克思主义论坛在兰州举行。来自全国的16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围绕当代欧陆马克思主义的“新唯物主义”研究、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建构研究、当代欧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史背景研究、数字资本主义批判研究、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研究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研讨。
西北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王全进,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史小宁,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副会长、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丁立群,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当代欧陆马克思主义论坛发起人黄其洪参加开幕式并致辞。
王全进表示,当代欧陆马克思主义以其深刻的问题意识、多元的思想维度以及对人类生存境遇的深切关怀,为我们理解现代性困境、回应时代命题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与包括当代欧陆马克思主义在内的世界优秀成果之间,存在着对话、互鉴的广阔空间,这种交流对话,对拓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视野,审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回应全球性挑战,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发意义。
黄其洪称,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谱系中颇具批判锐度与现实张力的理论分支,当代欧陆马克思主义既承袭欧陆哲学思辨传统,又直面当代资本主义结构性矛盾,在解构现代性危机、剖析社会权力关系、探索人类解放实践等领域构建起富有解释力的理论。应通过跨学科对话与跨区域协作,推动理论成果向现实问题转化,为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研究提供重要学术支撑。
在主题报告阶段,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孔明安,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胡大平,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马俊峰,南京大学哲学学院教授蓝江作主旨报告。同时,在六个分论坛上,与会学者围绕欧陆马克思主义相关议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与探讨。
与会专家认为,近年来,当代欧陆马克思主义成为我国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理论生长点。但是,囿于以往研究模式的影响,当前国内的当代欧陆马克思主义研究呈现出一种分散式、碎片化研究状态。在此背景下,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个当代欧陆马克思主义研究“学术共同体”,打破自身研究的狭隘界限,推动中国当代欧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整体化、系统化和学科化,成为当下理论界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论坛由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联合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