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9日至30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研究院与内蒙古师范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院联合主办的“文化多样性与数字人文”国际研讨会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北疆文化重镇呼和浩特市顺利召开。来自中国、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等多个国家的高校学者、研究机构专家及行业代表200余人齐聚一堂,围绕“数字技术赋能文化多样性传承与创新”“数字时代的文化交流与文化治理”两大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为全球数字人文领域的跨学科合作与文化多样性保护贡献智慧。
本次研讨会得到了内蒙古自治区科技文化遗产认知智能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师范大学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与边疆治理智能实验室、蒙古学学院数字人文系、北疆文化学科群,天津师范大学古文献学与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等协办单位,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名刊荟”学术平台(第18期)、《数字人文研究》《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前沿》《古籍数字人文研究》《古籍保护研究》、“汲古求新”公众号等媒介的大力支持,而得以圆满落幕。本次会议不仅搭建了跨国家、跨学科的学术对话平台和教育协作机制,更促进了在数字人文治理范式、文化多样性保护路径等方面的探讨,凝聚了共识,进一步推动了数字技术与人文研究的深度融合,为保护文化多样性、促进文明互鉴注入了新动能。与会者期待以本次会议为起点,持续深化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数字时代文化传承的机遇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