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天恩在《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4期撰文指出:以ChatGPT和Sora等为标志,人工智能全面步入数字智能发展阶段。数字智能基于统计模型通过大数据纳入人类语境/世界情境进行自然语言和视频处理,获得了在既定大数据范围内甚至超越人类个体的自然语言和视频处理及超强泛化能力,促成了人工智能通用性的空前发展,引发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是否步入通用人工智能轨道甚至已经通用化的观点对立,关于数字智能的发展由此陷入通用性和通用化构成的通用迷思。数字智能的通用迷思根源于其通用性极度扩展,而人工智能的"通用性"和"通用化"是两个不能通约的概念,即使数字智能通用性无限叠加,也不会走向人工智能的通用化,其中涉及两种不同范式的根本转换。作为信息编码层次的人工智能,数字智能的意义不在于人工智能的通用化,而在于从自然语言到广义语言、从大数据纳入人类语境到纳入世界情境的通用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