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国秀在《民俗研究》2025年第4期撰文指出:新近的研究实践揭示出,在数字技术的驱动下,民俗学的知识生产方式出现了转变。以数字技术引发的新经验为研究对象带来了新的学术增长点,同时也修正了民俗的定义及其特征。口耳相传曾是界定民俗生成和传播的一个重要特征,这一特征的重要性为数字技术所削弱。数字技术一方面成为传播和再现民俗实践的途径,另一方面又生产出新的民俗实践。如果非制度化的传承和传播是民俗生产和再生产的前提,那么如今制度化力量和市场化力量正在改变这一前提。在这种知识生产路径中,民俗不是作为静态的结果存在,而是以过程的动态形式出现。以数字技术为研究方法质疑了传统资料搜集与分析的合法性,打破了单一资料搜集方式以及分析方式的垄断地位,从而实现了民俗学资料搜集方式、分类方式和分析过程以及展示途径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