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逻辑不清晰怎么办?
来源:“河南农业大学学报”公众号

科学研究是一个通过严密的逻辑思维进行论证的过程。然而,一般作者多使用发散思维而非逻辑思维进行论文写作,也就导致这些论文常常因逻辑混乱而被退稿。所以,要想使论文写作逻辑清晰,我们需要从下面两个方面进行调整。

一、掌握逻辑思维方法

逻辑思维方法不仅是论文写作中内容安排和逻辑论证的方法,而且更重要的是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一般常用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抽象和具体。

1.归纳和演绎。归纳是由个别到一般的思维方法,即由若干个别事例推出一个一般性的结论,或用若干个别的判断作论据来证明一个论点或论题。要从事实材料中找到事物的一般本质或规律就要应用归纳法。演绎与归纳相反,是由一般到个别的思维方法,即用已知的一般道理作为论据来证明一个具有个别性的论点。

2.分析和综合。分析是把事物分解为各个属性、部分和方面,对它们分别研究和表述的思维方法。综合是把分解开来的各个属性、部分和方面再综合起来进行研究和表述的思维方法。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无论研究和表述论点,还是研究和表述分论点,都时常运用分析和综合的方法。如先提出问题,然后在文中对问题逐个分析,最后结尾再综合上述内容,从而解决最开始提出的问题。

3.具体和抽象。这包括从具体到抽象和从抽象上升到具体。首先从具体表象出发,经过分析和研究,形成抽象的概念和范畴的思维方法,然后按照从抽象范畴到具体范畴的顺序,把总体内容从理论上具体再现出来的思维方法。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也可以运用从具体到抽象和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即在对文献资料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找出论点论据,大体形成论文的体系,然后按照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顺序,一部分一部分地把论文写出来。

二、注意写作逻辑表达

1.要有立体层次感

好的论证逻辑一定是立体的、有层次感的,而不是平面性。论文的论证逻辑是立体感的,是刚性的现实要求,而不是臆想。好的论证逻辑就像剥洋葱,一层一层拨到中心,最后才知道洋葱中心究竟是什么。而平面性的论证逻辑缺乏新奇感,就像摊大饼,一开始就知道大饼中是什么内容了,所以这样的论证不会引人注意。好的论文,同样要给读者带来循序渐进的效果。

2.要有核心表达观

每篇论文都具有一个核心论点,因而在论证过程中就必须是围绕着该核心展开,所有的材料的目标也都应指向该核心,切记不能随意发散,偏离主题。目前,有些论文为了凑字数,涉及的内容很多很宽泛,但与核心论点关系不大,导致整篇论文成为一个大杂烩大拼盘,看似篇幅很长,但不知所云,天马行空,让专家和读者读起来云里雾里。这最多算是学术散文,而不是学术论文。

3.要有科学严谨性

学术研究是一个求真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通过大量的研究并经过逻辑论证之后才能得出结论。作者应在阅读了大量文献之后形成新的观点,然后再回过来通过研究证明观点的科学性。因此,在论文写作中,论文的论点和相关内容必须要科学缜密,逻辑上要经得起推敲和质疑,数据材料上要真实可靠,以防止学术不端行为的出现。此外,学术论文具有极强的学术性,它必须要超越日常生活的口语化表达,不能过于随意。毕竟学术论文的特点是专业性而非科普性。

注:文章来源于“河南农业大学学报”公众号)

  • 主       管: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       办: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智力支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
  • 出       版: 陕西出版传媒集团报刊有限责任公司
  • 编       辑: 《西部学刊》编辑部
  • 编辑委员会主任: 石鸣
  • 编辑委员会副主任: 叶子
  • 执行主编: 朱希良(上半月)赵良(下半月)
  • 编辑一部主任: 朱希良(兼)
  • 编辑二部主任: 赵良(兼)
  • 综合服务部: 李功(主任)付小梅(副主任)严丽洁
  • 数字出版部: 邢恬恬 袁宝燕
  • 责任编辑: 杨军 雷智勇 冯小卫 王宝林 张震 王军峰 杨超 王延河
  • 编辑部电话/传真: (029)89520620
  • 网       站: www.xbxkzz.com
  • 投稿邮箱: xbxkbjb@126.com

西部学刊杂志社版权所有

备案号:陕ICP备17004592号

社址:西安市高新区沣惠南路34号新长安广场B座903室

邮编:71006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