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金琳在《西部学刊》2025年第14期撰文指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现实的人”概念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范畴,标志着其哲学思想的成熟。这一概念的形成经历了马克思从《博士论文》中“自我意识”的能动性,到《莱茵报》时期对物质利益的关注,再到《德法年鉴》时期和《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阶段对市民社会、异化劳动的批判。最终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通过对鲍威尔、费尔巴哈以及施蒂纳的哲学清算,彻底颠覆了思辨哲学,明确“现实的人”是进行感性活动的主体,是自然性与社会性、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统一体,其实质内核是人的现实生活。对这一概念的重新解读,既有助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辟研究马克思“现实的人”思想的新路径,也为当下“现实的人”摆脱生存困境、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科学的哲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