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中国出版学自主知识体系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7月12日,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出版学院)主办的第七届全国编辑出版青年学者论坛暨出版学科学术体系探讨工作坊在河北保定举办。聚焦数智时代出版学科建设与协同产业发展这一核心命题,与会专家学者深入探讨了中国出版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与研究范式的革新路径。

立足新时代中国出版实践

出版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阵地,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话语体系中肩负重任。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出版学科专业自主知识体系,共建高水平出版学院、出版研究院是会议讨论的焦点。河北大学副校长张锋提出,出版学科建设面临着本体论重构、认识论革新和方法论创新的新任务和新挑战,青年学者有热切的求知渴望和活跃的学术探索,应该为青年才俊成长提供更为宽广的舞台。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出版学院)教授王炎龙认为,青年学者、学术期刊应通力合作,推动编辑出版学术共同体的构建。武汉大学出版研究院院长方卿提出,构建中国出版学自主知识体系要立足新时代的中国实践。古典文献学、传播学和营销学是出版学的三个重要支撑和依托,从时间视域来看,要特别重视“新时代”这一历史定位,并将其作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特定历史方位和时间视域。

结合当前数字信息技术和编辑出版学的发展,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出版学院)院长彭焕萍提出了传统编辑出版学科亟须回答如何在技术河流中坚守学科本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自主知识体系;如何通过数字技术赋能,实现从线性知识生产到智能协同创造的范式跃迁;如何打破产学研的壁垒,培养既深谙出版专业精髓,又精通智能技术的跨界创新人才的问题。河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出版学院执行院长王鹏飞进一步认为,从出版史角度来看,每一次阅读介质的变革都重塑了知识权力结构,人工智能的不同之处在于它首次改变了认知过程本身,而不是载体。“智能阅读时代,读者需要更权威的内容、更立体的多模态融合和更个性化的服务以应对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等挑战。”

助力出版业高质量发展

立足当前出版行业的实际问题,如高质量出版物、网络出版中的抄袭问题、编辑出版学专业教材更新等,与会专家进行了不同角度的探讨。“全民阅读需要有大批好书可读,出版物供给质量直接关系阅读质量。”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呼吁,编辑要站在引领者的高度示范阅读的重要性,将出版物从少数人的需求转化为全体国民的生产与生活资源,要将功利性阅读和非功利性阅读相结合,将组织布置和个人选择相结合,将学习性与分析性创造性相结合。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出版学院)教授杨金花表示,解决网络出版中的抄袭问题,是出版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出版学中的版权研究应区别于法学,结合具体的出版实践,打造包含生产端、流通端、消费端的生态治理体系,推动出版与版权事业高质量发展。

针对目前出版专业教材普遍缺乏全面更新的状态,部分教材对于当今出版业中出现的热点、痛点和难点鲜有提及的问题,河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出版学院)教授金强提出,要特别关注并坚守出版学科的文化根基和人文内核,尤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出版业成为文化创意产业中最有生机和活力的组成部分。同时,要积极拥抱国际化,将出版业“走上去”“走进去”和“融进去”作为接下来的教研重点,利用好学科交叉融合,在破中立并以攻为守。

  • 主       管: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       办: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智力支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
  • 出       版: 陕西出版传媒集团报刊有限责任公司
  • 编       辑: 《西部学刊》编辑部
  • 编辑委员会主任: 石鸣
  • 编辑委员会副主任: 叶子
  • 执行主编: 朱希良(上半月)赵良(下半月)
  • 编辑一部主任: 朱希良(兼)
  • 编辑二部主任: 赵良(兼)
  • 综合服务部: 李功(主任)付小梅(副主任)严丽洁
  • 数字出版部: 邢恬恬 袁宝燕
  • 责任编辑: 杨军 雷智勇 冯小卫 王宝林 张震 王军峰 杨超 王延河
  • 编辑部电话/传真: (029)89520620
  • 网       站: www.xbxkzz.com
  • 投稿邮箱: xbxkbjb@126.com

西部学刊杂志社版权所有

备案号:陕ICP备17004592号

社址:西安市高新区沣惠南路34号新长安广场B座903室

邮编:71006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