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
重思马克思超越费尔巴哈的根源
——基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理解”方式(胡孝鑫、罗新茂/001)
现实视角下马克思对于西方哲学的超越探究(孙绍钦、赵可达/005)
人工智能开源模型训练的伦理风险(闫明、龙丽达/009)
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承继与分歧:对比《德意志意识形态》与《启蒙辩证法》(王渡云/013)
马克思时间观视域下数字劳动的异化及其扬弃(魏丽萍、乔雯/017)
轰然倒塌的全景敞视监狱:萨特“凝视”下的自我与他者的权力关系(张雨/021)
本体论视域下“范式”的形成及内涵界定
——基于《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的思考(王子一/026)
政治
基层治理“数字形式主义”的生成逻辑及其消解路径
——基于协同治理理论视域(李萍/030)
城乡融合视角下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机制与优化路径
——以浙北X镇为例(唐佳琪、吴广/034)
全过程人民民主赋能乡村治理的价值、功能定位及路径(刘孝才/038)
冷战初期美国公共外交转型探析(李相缘/042)
教育
交通院校人才培养的双轮驱动:思政教育融入与就业能力提升的辩证关系探析(陈莉、王艳景/046)
高校“一站式”学生社区党建育人的价值、问题与纾解
——基于空间理论视域(丁相男/051)
立德树人视域下袁黄“立命”思想的德育价值与教育启示(陈可昕/055)
教科书如何建构学习者的自我认同
——基于马克思社会交往理论的审思与实践(张焱/059)
《刑事诉讼法学》课程思政建设探要(刘国平/063)
大学生学习倦怠与社会支持相关性及多元回归分析研究
——以云南J学院为例(马超玲/067)
1+X职业技能证书在职教课程职业化转型中发挥脚手架功能的原理探究(付佳/071)
论新时代中学生责任担当意识的培育(刘发明、黄滟/075)
努斯鲍姆“世界公民”教育目的观及其现实意义(贺雅晋/079)
民族文化进中学英语教科书:韩国的经验与启示(毛燕/083)
法律
电子监禁制度中国化路径研究(李亚龙、张峻玮/087)
《民法典》视域下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探析(王虹/093)
轻微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刍议(李洁洁/097)
论“春秋决狱”的现代法律价值(贾翠萍/101)
历史
1922—1935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妇女权利立法的背景、特征及启示(汤蕾/105)
努尔哈赤时期女真部族的婚姻状况研究(郑悦/109)
自由与保守:1832年巴黎霍乱病理之争(李佳慧/113)
经济、社会
新媒体语境下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理论的当代阐释及现实启示(高华燕/117)
异质型人力资本、空间溢出和南北经济发展差距:分析与对策(李洁/121)
辽宁冰雪赛事高质量发展策略探析(周子顺、宋堌炯、唐晨、张会羚/125)
婚姻是幸福的基石:社会认同、家庭责任与婚姻满意度的实证研究(倪一鑫/129)
文艺与文化
医易同源视域下中医发展之思考(朱芳洁/134)
中国传统家规中的廉洁文化(李成萍/138)
泰国碧武里府产妇传统“坐月子”习俗刍议(黄树慧/142)
传播
农业科技期刊服务乡村振兴的实践策略
——以《粮食科技与经济》为例(周国清、张昆、苏振华/146)
融媒体背景下高校宣传片创作策略探究(刘泊宁/150)
浅析视频音画媒介中的三重互文(任俊璞/155)
语言
文化翻译理论视域下的英语俚语翻译探赜(李庆瑞/159)
天津公共文化场馆语言景观研究
——以天津文化中心4所公共文化场馆为例(杨静/164)
生态翻译视域下岭南方言童谣的特点剖析与英译策略(吴宇媚/169)
神州学人
学界翘楚王克修(封二)
学术中坚成明明(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