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冬艳、王欣在《西部学刊》2025年第9期撰文指出:通过调研上海4所职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发现不同学科背景学生在心理、学业压力、情感支持和生活习惯等方面差异显著。针对这些差异,提出定制化心理健康服务策略:理工科学生学业和职业压力大,应为其提供压力管理课程和职业辅导,助其应对焦虑;文科学生孤独感强、情感支持不足,应通过组织社交活动,像文化交流、学术研讨等,加强情感辅导,缓解心理问题;对生活习惯差的学生,应开展健康行为干预,比如针对熬夜问题举办睡眠讲座,针对缺乏运动开设艺术与运动融合课程。此外,强调构建多元灵活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提高学生参与度和满意度,促进其全面发展。未来研究可扩大样本,覆盖更多地区院校,深挖不同学科学生心理问题根源,为优化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服务提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