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第17届“西部大讲堂·历史学论坛”在陕西师范大学开幕。陕西师范大学副校长王云博,中共陕西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张和平分别致辞。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李化成主持开幕式。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五千多年文明史是中华民族的深沉积淀与精神纽带。王云博介绍,历史学科是陕西师范大学极具底蕴优势的学科之一,涌现出以史念海、黄永年、斯维至、朱本源、赵世超等为代表的一批成就斐然的专家学者,培养了一大批在学界、教育界颇具影响的优秀人才,是史学研究与人才培养重镇。“西部大讲堂·历史学论坛”,是教育部“研究生创新教育计划”支持项目,以前沿性、创新性为特点,以自由探索、平等讨论为原则。陕西师大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前来讲学论道,面向全国高校青年教师和博士研究生举办专题讲座。论坛从创办至今,已历16届,在增进学术交流、搭建沟通平台、培养青年学者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
张和平表示,“西部大讲堂·历史学论坛”作为教育部批准立项的“研究生创新教育计划”项目,自创办以来始终秉持“探索求真、平等讨论”的理念,在推动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历届论坛举办期间,来自不同学科领域的史学名家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年轻学者、青年学子在古都长安坐而论道,为推进西部,尤其是陕西地区的学术交流与研究生教育创新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要以论坛的举办为契机,积极探索新时代研究生教育的新路径、新模式,为高等教育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引领并推动全国研究生教育的创新发展。
论坛由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学位委员会和陕西师范大学联合主办,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处和历史文化学院承办。
本次论坛为期四天,分别由清华大学教授刘兵、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魏坚、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瞿骏、东北师范大学教授王彦辉、暨南大学教授李云飞、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张汉林、西北大学教授韩志斌以及陕西师范大学教授萧正洪等八位专家在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领域开坛设讲,为史学从业者和爱好者传道、授业、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