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设立20周年暨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创新发展论坛”在西安举行,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西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主办。
西安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李智军认为,论坛的举办对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总结学科建设经验成果,探索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创新发展路径。希望通过论坛进一步汇聚各方智慧和力量,共同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高质量发展,共同锻造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不断开创思政教育工作新局面。
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李谫博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为党的理论创新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源头活水,已经成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中具有重要引领地位的学科。深入总结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20年来取得的成就和经验,积极探讨数字时代背景下人工智能赋能思政课创新发展的实践路径,恰逢其时、意义重大。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执行院长王维国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培养高素质人才、推动理论创新和服务社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如何将其有效融入思政课教学中,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提升教学效果,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开幕式由西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梁严冰主持。
与会专家学者就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20年成就与经验、人工智能与思政课创新发展理论与实践等主题进行深入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