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西部高等院校外语教育教学联盟第五届年会暨“十五五”西部地区外语教育发展研讨会在贵阳召开。贵州师范大学副校长刘瑾、西安外国语大学副校长邓滢、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党委副书记常小玲分别致辞。来自西部地区高校相关学科的学者代表围绕“十五五”西部地区外语教育教学发展,外语学科自主知识体系构建进行研讨,共创西部地区外语教育教学发展新格局。
多年来,西部高等院校外语教育教学联盟各单位共建课程体系,共享教学资源,推动教学创新。7年来,联盟在全体成员的努力下,影响力持续扩大,已由成立之初的31所高校、7家企业发展到如今的84家单位。邓滢表示,面对新时代教育强国战略部署、区域协调发展新要求及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的新机遇,西部地区的外语教育肩负着服务国家战略、促进文明交流互鉴、赋能区域发展的新使命。随着联盟联合攻关、协同发展、共建共享机制的不断完善,西部高等外语教育共同体建设的“区域联动、多元融合、技术赋能”优势更加明显,联盟将在更大范围内促进各类资源的共建、共用,提升西部外语教育育人实效,切实推动教育公平,助力国家“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攻坚行动”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外语学科自主知识体系,是外语学科突出国家意识的关键目标,也是助力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支撑。四川外国语大学副校长王仁强立足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创新发展,以双层词类范畴化理论的构建与应用作为典型案例,深入探讨外语学科自主知识体系构建的超学科路径。
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王欣认为,新时代外语界应该尝试从创新教育体系研究和全球话语能力的维度,探索新时代外语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实现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适应新时代国家对外传播、国家形象形塑的需求,着力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国际传播能力和涉外法制研究能力,实现区域式外语教育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云南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刘树森的发言聚焦新时代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守正创新的发展使命与目标。他表示,新时代以来,包括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在内的我国高等教育也迎来了中华民族教育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期。我们要在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等方面守正创新,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模式,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重大发展战略。
随着国家对外开放的持续深入,语言作为文化交流的载体、国际交往的桥梁以及国家形象的构建的关键要素,其战略地位日益凸显。重庆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莫启扬探讨了外国语言文学学科服务地方战略定位的路径探索。他认为,系统探索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如何精准对接、服务地方战略和社会经济发展,已经成为一项兼具理论创新与实践价值的重大课题。
与会学者提出,由于历史原因,外国语言文学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体系基本来源于西方国家,主要遵循逻辑实证主义和还原主义的研究路径。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是打破西方知识体系垄断,解构西方“话语中心主义”的需要。我们要加快外语学科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促进资源整合、实现不同领域研究互通,从而进一步提升外语教育研究质量,为外语教育实践提供更好的理论基础。
会议由西部高等院校外语教育教学联盟主办,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英语教育与研究学会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