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抗战研究提供坚实史料基础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6月22日,“东北抗联与抗战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黑龙江哈尔滨召开。

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王希亮表示,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在东北殖民经营25年之久。20世纪20年代末以后,日本进入“昭和恐慌”时期,为解决国内矛盾,日本政府抛出“满蒙第一主义”,进而升级为“满蒙生命线论”,入侵东北、分裂中国只是时间问题。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政府积极附和关东军及军部侵略扩张行径,恰恰说明关东军侵吞中国东北及其造成的既定事实迎合了日本明治以来侵略扩张的既定国策,同时也证实“满蒙因素决定论”是近代日本国家战略压倒一切的不二抉择。

1934—1939年,日伪在奉天、安东、滨江、三江等抗日活跃区强制推行“集团部落”,制造无人区,妄图通过“匪民分离”断绝抗日武装物资。哈尔滨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李淑娟表示,“集团部落”印证了东北抗日武装斗争的残酷性、艰巨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集团部落”斗争是东北抗战的关键一环,既是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壮举,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前哨。重温历史,对捍卫战后国际秩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联,明确表达了共产党人反对侵略、保卫家园的历史责任,具有鲜明的价值导向和政治立场,获得了广泛的民族认同。东北烈士纪念馆编研部主任贠占军表示,在长达14年的抗战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付出了巨大牺牲。中国人民以及东北抗日联军、八路军、新四军等人民军队的奋斗史,为抗战14年话语体系构建奠定了坚实基础。他建议,构建抗战14年话语体系,应从历史事实出发强化学术支撑;注重14年抗战的贯通性研究,以有理有据的史学理论构建有力有效的抗战14年话语体系,是中国抗战史研究的重要任务。

战争结束时,日军将大量化学武器丢弃在中国,对中国人民的安全和环境造成严重威胁。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原副所长高晓燕表示,彻底销毁日军遗弃在华化学武器任重道远。日军遗弃化学武器处理问题不仅是外交层面的交涉,更与中国人民的生命安全、环境安全密切相关,期望日本方面以承担战争责任的态度,处理战争遗留问题,还中国人民一片净土。

近年来,东北抗联史史料的收集、整理、考证和利用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黑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张磊提出,应加强对东北抗联历史文献的系统性收集、数字化处理与跨学科研究,为学术研究提供更坚实的史料基础。

会议由哈尔滨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黑龙江省“东北抗联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名师工作室、哈尔滨工程大学世界社会主义研究中心承办。

  • 主       管: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       办: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智力支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
  • 出       版: 陕西出版传媒集团报刊有限责任公司
  • 编       辑: 《西部学刊》编辑部
  • 编辑委员会主任: 石鸣
  • 编辑委员会副主任: 叶子
  • 执行主编: 朱希良(上半月)赵良(下半月)
  • 编辑一部主任: 朱希良(兼)
  • 编辑二部主任: 赵良(兼)
  • 综合服务部: 李功(主任)付小梅(副主任)严丽洁
  • 数字出版部: 邢恬恬 袁宝燕
  • 责任编辑: 杨军 雷智勇 冯小卫 王宝林 张震 王军峰 杨超 王延河
  • 编辑部电话/传真: (029)89520620
  • 网       站: www.xbxkzz.com
  • 投稿邮箱: xbxkbjb@126.com

西部学刊杂志社版权所有

备案号:陕ICP备17004592号

社址:西安市高新区沣惠南路34号新长安广场B座903室

邮编:71006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