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刚、王志强在《中国社会科学》2025年第5期撰文指出:在新发展阶段提出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的议题,既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也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增进民生福祉和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现实选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公共服务主要经历了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定位的缘起、供给侧为主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探索、公共服务均等化和可及性政策工具多元发展以及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的治理创新等四个发展阶段。基于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国式现代化、服务型政府等理念,总结提炼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的“制度整合—资源统筹—治理创新”理论分析框架。依据此框架,可以聚焦剖析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推进共同富裕的省域实践探索。在中国式现代化宏大蓝图中,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的实现路径主要有构建包容普惠的公共服务制度体系、打造供需协调的公共服务供给模式、强化多元协同的公共服务效能建设以及推动数字赋能的公共服务治理创新,这些措施对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提供了新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