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元祥、李冰雪在《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3期撰文指出:深化育人方式改革,塑造立德树人新格局,必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价值观念作为核心素养的基石,是理解客观世界并处理与客观世界关系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实践的理性基础和价值准则。学科中的价值观念蕴含着学科之于人与客观世界关系的价值理解、对于客观现象和主体需要的价值判断、关于学科实践和活动目标的价值选择,以及指向生命意义和自我实现的价值关怀。在学科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价值观念生成是从混沌的价值关系中涌现出意向性价值秩序的心理过程,它以对知识的意义理解为基础,以价值实践活动为载体和现实归属,最终导向价值信念的确立。要通过学科教学有效促进学生价值观念的生成与发展,必须确立价值观念培育的教学自觉,增强课堂的文化性和生命性,有机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赋予数智时代的价值伦理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