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创作中,切勿随意“滥用”AI
来源:西部学刊 作者:雪 阚


当前,在学术论文写作领域,人工智能(AI)技术正逐渐成为众多作者青睐的辅助工具。然而,尽管其功能强大且极具价值,但AI的使用必须谨慎,切勿滥用。滥用AI可能导致学术不端行为,损害学术诚信,影响研究质量,甚至影响作者个人的学术声誉。

以下是关于如何避免随意滥用AI的几点建议:

一、明确AI的辅助角色

AI是工具不是替代品:AI可以帮助生成初稿、润色语言、整理文献等,但它不能替代研究者的独立思考、实验设计、数据分析和结论推导。

核心内容必须原创:研究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的设计、实验的实施、结果的分析以及结论的得出,都必须由研究者独立完成。这些是论文的核心价值所在,不能依赖AI生成。

二、遵循学术诚信原则

不抄袭AI生成的内容:即使AI生成的内容看似完美,也不能直接抄袭。必须对AI生成的内容进行重新思考、修改和润色,确保其符合自己的研究思路和语言风格。

不使用AI生成虚假数据或结果AI可能会生成看似合理的数据或结果,但这些内容未经实际验证,不能用于学术研究。所有数据和结果必须基于真实的实验或调查。

三、正确引用和标注

引用AI生成的内容:如果使用了AI工具生成的部分内容(如初稿、摘要、关键词等),必须在论文中明确标注。例如,在致谢部分说明“本文初稿部分由AI工具[工具名称]辅助生成”。

引用AI工具:如果使用了AI工具进行文献检索、数据分析等,也应在论文中注明工具名称和使用范围。

四、人工审核与修改

仔细检查AI生成的内容:AI生成的内容可能存在逻辑错误、事实错误或不符合学术规范的地方。必须对AI生成的内容进行仔细检查和修改,确保其准确性和合理性。

结合人工判断:AI的建议和生成内容仅供参考,最终的决策和修改应基于研究者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判断。

五、避免过度依赖AI

独立思考:不要完全依赖AI来完成论文的各个部分。AI可以提供思路和建议,但研究者需要通过自己的思考和研究来形成独特的观点和结论。

培养写作能力:AI可以辅助写作,但不能替代写作能力的培养。研究者应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六、遵守学校和期刊的规定

了解相关规定:不同学校和期刊对AI工具的使用有不同的规定。在使用AI工具之前,应仔细阅读并遵守相关规定。

主动沟通:如果不确定是否可以使用某种AI工具,应主动与导师或期刊编辑沟通,确保符合要求。

七、警惕AI的局限性

AI的局限性:AI工具虽然功能强大,但也有局限性。例如,AI可能无法理解复杂的学术概念,生成的内容可能缺乏深度和创新性。

批判性思维:对AI生成的内容保持批判性思维,不要盲目接受。研究者应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研究背景,对AI生成的内容进行评估和筛选。

总之,学术论文的写作需要通过作者的独立思考、实验实践和逻辑推理,才能产生有价值的研究成果。AI可以作为写作和研究的辅助工具,帮助作者提高效率、优化语言表达和整理文献,但它不能替代作者的核心工作,对AI的使用必须控制在合理、合规的范围内,应始终牢记学术诚信的重要性,确保论文的每一个部分都经得起检验。

  • 主       管: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       办: 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智力支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
  • 出       版: 陕西出版传媒集团报刊有限责任公司
  • 编       辑: 《西部学刊》编辑部
  • 编辑委员会主任: 石鸣
  • 编辑委员会副主任: 叶子
  • 执行主编: 朱希良(上半月)赵良(下半月)
  • 编辑一部主任: 朱希良(兼)
  • 编辑二部主任: 赵良(兼)
  • 综合服务部: 李功(主任)付小梅(副主任)严丽洁
  • 数字出版部: 邢恬恬 袁宝燕
  • 责任编辑: 杨军 雷智勇 冯小卫 王宝林 张震 王军峰 杨超 王延河
  • 编辑部电话/传真: (029)89520620
  • 网       站: www.xbxkzz.com
  • 投稿邮箱: xbxkbjb@126.com

西部学刊杂志社版权所有

备案号:陕ICP备17004592号

社址:西安市高新区沣惠南路34号新长安广场B座903室

邮编:710061

技术支持:锦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