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敏、邹涌彬在《西部学刊》2025年第12期撰文指出:当前,社会信用立法面临道德入法边界模糊、失信惩戒合法性存疑、法律定位与现有体系冲突等理论、实践和定位三方面困境。习近平法治思想为社会信用立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引:在理论支撑方面,《社会信用法》应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权利保护法、回应中国治理现代化的基础法和尊重客观规律的信用法;在实践指引方面,社会信用法应以行政组织法和程序法为核心,涵盖法律依据、程序立法、奖惩机制、权益保护和促进信用服务业发展等内容。社会信用立法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构建符合国情的法律体系,推动信用治理向法治引领转变,为国家治理现代化提供法治保障。